超越日韓!臺灣如何奪下「最幸福亞洲國家」? 學者授3步驟提升幸福感

根據近期公佈2025「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取代新加坡成亞洲最幸福國家。圖/Ingimage

你幸福嗎?蓋洛普(Gallup)近期公佈2025「世界幸福報告」,在全世界147個國家或地區中,臺灣位居第27位,取代新加坡成爲「亞洲最幸福國家」,也超越日韓香港。同時,根據發佈調查的經濟學教授戴奈維指出,決定一國居民幸福的關鍵,並非財富,而是在於「與人一起用餐的時間」。不知所有臺灣人認同嗎?但你個人提升幸福感的秘訣是什麼?根據專家建議,即便你工作壓力大或充滿挑戰,都可採取簡單三步驟,具體提升幸福感。趁着連假來練習讓自己Happy吧。

臺灣爲何最幸福?研究顯示:人際共餐、信任是重要關鍵

根據蓋洛普公佈的2025「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從去年的31名上升到第27名,超越新加坡、香港、日、韓等國,成爲亞洲最幸福的國家。這項報告由專家學者編撰,根據民調機構蓋洛普數據,衡量受訪者對自身生活的主觀評價。其中參考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善心指數、政府清廉度等關鍵因素。

那最幸福的國家如何選出?答案在:與人共同用餐時間。美媒日前採訪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編輯、牛津大學幸福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戴奈維(Jan─Emmanuel De Neve)時,戴奈維指出,今年報告的重點跳脫傳統上把健康、財富等視爲決定因素,研究發現「與人共同用餐」、「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對幸福感的影響力比預期更大。甚至,「與人共同用餐」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力,可與收入和失業率等因素相提並論;與他人用餐的次數愈多,對生活的滿意度明顯較高。

哈佛幸福感研究,取決於人際和自處方式

這份調查報告和哈佛大學知名的「幸福感」(Happiness)研究結果相互應。

該研究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臨牀精神病學教授羅伯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所主持,從1938年開始,研究追蹤724位成人,每一年研究團隊都會詢問研究對象的工作、生活、健康等狀況。最後研究證實幸福感的關鍵在:有品質的人際關係和他如何自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主任林偉文提到,對成人而言,主動營造支持性的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有助於提升幸福感。而人際互動和自我關係都與情緒管理息息相關。

生活壓力大的成年人,該如何提升幸福感?心理學教授推薦以下三步驟。

步驟一》自我辨識:寫心情日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學志表示,現代人生活過於忙碌,注意力花在接收資訊、關注社會羣體等,「但我們太少時間向內心看,」因此,他認爲,第一步就是自我覺察,花時間認識和覺察自己的情緒。陳學志建議,成人每天花一點時間寫心情日記,讓自己靜下來面對真實的情緒感受。

步驟二》管理情緒:與大象合作

而在覺察情緒之後,下一步就要學習如何「管理情緒」。

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著作《象與騎象人》中,生動地比喻情感和理性認知的關係。海德特認爲,人類的情感面是一頭大象,理智面則是騎象人。

騎象人的身形太過矮小,他對大象的控制力並不穩定。當六噸重的大象(情感面)和騎象人(理性認知)對前進的方向有不同看法,騎象人完全不是大象的對手,註定會敗下陣來。

陳學志表示,若沒有平常練習安撫和馴服這頭大象,遇到強烈的情緒時將無法控制。就像許多社會暴力事件,當事人長期壓抑情緒,爆發產生的影響力卻一發不可收拾。

步驟三》肯定自我:思考PERMA五面向

另外,陳學志也補充,有不少人會「吾日三省吾身」,但在寫心情日記時,要先肯定自我,再進行反省,「這順序不能顛倒!」陳學志強調。

而林偉文則建議,可運用正向心理學PERMA模型的五面向: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感(Engagement)、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意義感(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他建議,從這五面向開始,思考生活哪些元素符合這幸福五大面向,從而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在現今社會,工作壓力沉重、生活步調急促,許多人日復一日地忙碌,卻時常感到焦慮與疲憊,難以真正體會生活的美好。因此,刻意提升「幸福感」成爲一項重要能力,不僅能幫助我們調適情緒、紓解壓力,更是維持身心健康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本文出自2025.04.03《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