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偶」啓動文化新浪潮 雲林打造布袋戲永續品牌
▲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現場涌入上萬人潮,舞臺結合音樂與戲偶,氣氛熱烈。(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縣文化盛典再創高峰!邁入第23屆的「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2024年國際設計獎項IAA 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肯定,以「超派開幕音樂會」爲主題的作品,成功展現布袋戲從傳統走向創新的文化力量,讓世界再度看見雲林,也看見臺灣掌中藝術的無限可能。
自1999年首辦以來,雲林國際偶戲節歷經23年耕耘,從地方節慶蛻變爲國際指標。歷屆活動邀請來自32個國家、89個國際團隊演出,累積觀賞人次突破250萬,形成跨世代、跨文化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亦是臺灣在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品牌之一。
縣長張麗善表示,截至2025年10月,偶戲節主視覺與活動設計已斬獲3座德國iF設計獎及包含金、銀、銅等多項國際榮譽,共計12座設計獎。今年再添MUSE金獎,更以「掌中傳藝 共融永續」專案勇奪第五屆TSAA臺灣永續行動獎銅級獎項,象徵布袋戲不僅是文化資產,更是推動永續與創意經濟的文化力量。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縣府長年以布袋戲爲文化核心,從教育紮根到創作實踐,逐步打造完整的文化傳承鏈。金掌獎迄今已辦19屆,設立口白、操偶、配樂、劇本等七大獎項,累積超過180件優秀作品。青年金掌獎與小金掌計劃更分別帶動青年藝師與學童投入傳統藝術學習,累計超過2萬人次參與,讓布袋戲文化薪火不熄。
▲雲林國際偶戲節開幕音樂會現場涌入上萬人潮,舞臺結合音樂與戲偶,氣氛熱烈。(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今年第23屆偶戲節以「超越偶」爲主題,開幕音樂會現場涌入近2萬名觀衆,舞臺融合音樂、影像與戲偶的跨界演出掀起熱潮,年輕族羣更在社羣平臺上掀起「布袋戲也能很潮」的話題風暴。整體活動爲期21天(9月22日至10月12日),共舉辦60場次演出,邀請4個國際團隊、26個國內外團隊、40所學校參與,觀賞人次突破25萬,再次印證偶戲節的文化能量與觀光號召力。
陳璧君進一步表示,縣府呼應「超越偶」主題,今年啓動「布袋戲傳習中心旗艦計劃」,以「劇本創作」、「旗艦節目製作」與「經典劇目巡演」三大主軸,持續深化布袋戲的創新與傳承。首波「劇本創作徵選」總獎金達65萬元,徵件至11月15日止;第二波「經典劇目巡演推廣」計劃開放報名至11月30日,總獎金達300萬元。入選團隊除可獲補助與專業輔導外,亦將受邀參與全臺巡演。
張麗善強調,雲林不僅是布袋戲的故鄉,更是文化創新的搖籃。透過跨界合作與設計思維,讓布袋戲成爲連結世界的文化語言,也讓雲林在全球文化舞臺上閃耀新光。
▲雲林國際偶戲節展現跨文化魅力。(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