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輝達助攻 臺灣自貿港區貿易值首破3兆
超微、輝達助攻,臺灣自貿港區貿易值首破3兆。圖爲基隆港。(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受惠全球數位經濟、AI、電子及半導體關聯產業需求持續暢旺,我國「6海1空」自由港區營運績創新高,2024年貿易值突破達3兆元,超越2023年同期的1.9兆元,成長超過5成。交通部航政司指出,超微(AMD)、輝達(NVIDIA)等公司在桃園設立亞太發貨中心,讓空運自由港區貿易值高達2.4兆,其中8成與高科技產業有關。
「6海1空」自由港區包括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花蓮港、安平港、高雄港以及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區域範圍內從事貿易、倉儲、物流、貨櫃(物)之集散、轉口、轉運、承攬運送、報關服務、組裝、重整、包裝、修理、裝配、加工、製造、檢驗、測試、展覽或技術服務之事業,原則可以不受輸出入作業規定、稽徵特別規定等的限制。
交通部航政司司長韓振華。(陳祐誠攝)
航政司長韓振華指出,受惠全球人工智慧應用領域不斷擴增,對高階AI晶片及伺服器產品需求大幅提升,帶動桃園航空自由港區內電子、半導體關聯產業貨品出口增加,2024年貿易值高達2.4兆元,較2023年1.3兆元大幅成長近8成;貨量也增長近3成,達到3.4萬噸,爲疫後新高。
韓振華表示,看好自由港區今年的貿易值會再提升。爲因應電子及半導體、AI產業規模持續擴增,桃園航空自由港區已再投資32.5億元擴大H棟加值廠房,期打造AI晶片產業聚落,預計2025年底完工、2026年啓用。
此外,桃園航空自由港區2800坪的冷鏈物流專倉,於2024年6月取得國際空運協會(IATA)航空冷鏈認證,有助於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發展。
在海港自由港區方面,油品、非鐵金屬儲轉維持高度需求,2024年貿易值6356億元,較去年5991億元成長6%,貨量則成長超過3成,達63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