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大秀 AI 解決方案 推出 EPYC 處理器與 Instinct GPU 新技術
晶片大廠超微(AMD)於4日在臺北舉辦「2025 AMD AI SOLUTIONS DAY」,展現全方位AI解決方案。
AMD在AI SOLUTIONS DAY中,以「從算力出發.引領AI無限可能」爲主題,與30多家OEM/ODM、ISV及嵌入式合作伙伴分享EPYC處理器、Instinct GPU、嵌入式產品及Ryzen AI PC的製程和封裝技術、效能與應用。
AMD臺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林建誠於演講中闡述,AI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訓練模型不斷演進、推論規模持續擴大、模型數量爆炸性成長,以及AI代理(AI Agent)的興起,都預示着AI運算將迎來嶄新紀元。該公司憑藉EPYC CPU、Instinct GPU、Pensando DPU、Ryzen AI CPU、Radeon AI GPU,以及Versal自行調適系統單晶片等端對端AI運算產品陣容,全方位推動AI進程。同時,爲持續推動開放式AI產業體系,也推出開源AI軟體堆疊ROCm 7,希望滿足生成式AI和高效能運算不斷增長的需求,並全面優化開發人員的體驗。
AMD表示,其第5代EPYC處理器採用臺積電(2330)3奈米、4奈米制程技術,搭載Zen 5核心架構,並提供8核心到192核心的廣泛核心數量。此外,該公司推出的Instinct MI350系列GPU基於CDNA 4架構,爲生成式AI和高效能運算樹立效能、效率和可擴展性的全新標竿,比上一代產品帶來高達4倍的AI運算和35倍的推論效能。其中MI355X在性價比方面帶來顯著提升,相較於輝達B200解決方案,每美元可產生多達40%的Token。
除了AMD主題演講,該公司多位合作伙伴也共襄盛舉,深入探討如何運用AMD技術,協助客戶實現高效能、高效率的AI部署。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蔡明順以「臺灣AI進行式:產業創新、開源擴散與人才轉型」爲題發表演講,指出AI時代所需能力應聚焦於AI基礎知識、技術實作與系統管理,以提升整體AI競爭力,並透過產學合作,加速AI在各產業的落地與創新。
羣聯(8299)執行長潘健成則分享羣聯與AMD攜手合作,協助客戶將現有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快速升級爲AI PC。透過整合羣聯aiDAPTIV技術與AMD Ryzen AI MAX處理器的iGPU,無需改變現有硬體,即可顯著降低AI PC成本並大幅提升推論效能。
AMD臺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林建誠。照片/超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