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央行周登場 美加率先降息
美國及臺灣央行,都將在本週拍板最新利率決策。各方普遍預期,聯準會將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路透)
全球「超級央行周」登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及臺灣央行,都將在本週拍板最新利率決策,其中又以聯準會動向最受到關注。各方普遍預期,聯準會將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這將是聯準會今年首度降息,美加外的其他央行多按兵不動,將會觀察關稅對經濟衝擊,最快也要到今年底才表態。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將在美東時間17日下午2時公佈最新利率決策,根據外電調查,超過9成經濟學者認爲本次將調降利率1碼至4%~4.25%,但有不到5%認爲會降到2碼,另有6成受訪者擔憂,未來一年將出現通膨大幅攀升或通膨和失業率同步急升。
美近期修正數據,截至3月的一年內非農就業人口下修91.1萬,超乎市場預期68.2萬,是2000年以來最大修正幅度,讓各界對美經濟前景充滿擔憂,非農就業的疲軟,成爲聯準會降息的最佳支撐。花旗更預估,聯準會將在未來5次利率決策會議累積降息5碼。
由於聯準會此次降息幾成定局,同一時間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的加拿大央行,外界估也會跟進降息1碼,降息後利率來到2.5%。
相較於美加央行搶快降息,其他央行還在觀望階段。在聯準會決議後不到24小時,臺灣央行將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經濟成長持穩,主計總處上修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4.45%,且全年出口有望創新高,現階段沒有調整利率的理由及必要性,推估重貼現率將維持年息2%不變,邁向「連六凍」。
金融圈認爲,到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1.6%,距離央行總裁楊金龍明示「可能考慮降息」的1.5%還有段距離,且眼前更在意關稅衝擊,在後續效應尚未明朗化之前,不宜貿然行動,估計要到第4季甚至明年首季,纔有預防性降息的可能。
日本央行將在19日公佈利率決策,由於首相石破茂突然辭職,此時正值政治高度不確定時刻,自民黨將於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舉行首相選舉,黨內派系角力混亂,影響財政與貨幣政策,在政治不確定性優先貨幣政策正常化、急迫性考量下,利率將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