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元年NPO高峰會登場 社家署擬納70萬非弱勢獨居長輩入關懷網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今舉辦「2025臺灣超高齡元年NPO(非營利組織)高峰會」,號召全臺60位NPO領袖,共同訴求反老歧視、立法保障。記者沈能元/攝影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今舉辦「2025臺灣超高齡元年NPO(非營利組織)高峰會」,號召全臺60位NPO領袖,共同訴求反老歧視、立法保障。參與高峰會的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衛福部正檢討獨居長輩服務,正規畫明年擴大至非弱勢族羣獨居長輩,透過穩定接觸、聯繫,當他們發生問題可及早介入關懷,「長輩可以獨居,但在社會上不要孤獨」。
周道君表示,社家署目前關懷全臺弱勢獨居長輩約6.5萬人,預計擴大至健康且具經濟、社交能力的獨居長輩,經主計總處依65歲以上人口獨居率推估,全臺非弱勢獨居長輩約有70萬人,如有些是戶籍中只有一人,但實際上有人同住,或是戶籍中有其他人、實際卻是獨居的狀況等。
不論歐美、臺灣,獨居是愈來愈普遍的現象。周道君說,如身體健康的獨居長輩隨着年齡漸長,出現社會連結、健康狀況等風險時,狀態可能更加危急,需要思考提供高齡獨居者更完整的協助,盼透過穩定接觸、更多聯繫,及早介入、關懷。
周道君說,衛福部預計明年會提出完整作法,一步步推出,剛開始應會透過戶政與民政村裡組織,與社政社區服務體系,進行實地訪查、盤點,發掘獨居長輩真實的狀況。至於,針對非弱勢族羣的獨居長輩,是不是一定要採用納管的方式,他說,將會尊重長輩意願,未來擬定計劃時,會研議透過何種方式與長輩接觸。
「人口高齡不可怕,怕的是社會與政策落後。」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今年高峰會列出7大關鍵政策建言,包括國家應健全高齡政策及法律框架,以平等觀點建立「高齡權益保障法」;跨部門建立反歧視框架,協助高齡者提升自我價值;保障高齡就業權益,並打造高齡友善環境;縮小數位落差,防詐又防暴,更提供以長者爲中心的整合醫療與照護,與建立社區安全獨居支持網路系統。
張淑卿說,這次高峰會盼與國際接軌,共同思考國家整體的高齡政策,並希望公私協力,由民間團體向行政、立法等單位提出訴求,期盼國家給予清楚承諾,共創超高齡美好社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