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啟動 富邦金四子公司打造銀髮金融友善服務

臺灣於今 (2025) 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預估,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失智症會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總人數更有逐年攀升趨勢。爲服務高齡長者,富邦金(2881)旗下子公司積極投入高齡關懷服務,包括富邦人壽特別推出關懷獨居長者的「孤獨處方箋」、針對失智症「愛的手鍊」防走失等計劃,今年更延伸至高齡憂鬱關懷;臺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今年則響應政府政策,安排各分行、分公司同仁接受專業課程培訓,並陸續申請加入各地縣市政府「失智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的溫暖服務。

富邦人壽洞察高齡長者需求,從「硬體設施」到「溝通服務」,提供如增設聽障輔聽器、放大字體與重點標示的文件等無障礙貼心服務,此外,富邦人壽與老盟合作孤獨處方箋計劃,透過志工訪視獨居長輩。然而高齡憂鬱也是現今容易被忽視的議題,臺北醫學大學2024年調查更發現,每6位長者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今年度加強關心長者心理健康,藉由訪視志工時推廣檢測憂鬱指數的APP,強化對高齡憂鬱的關懷。

臺北富邦銀行積極推動「失智友善計劃」,攜手馬偕醫院進行「失智友善秘密客查覈」,透過實地查覈瞭解分行同仁應對失智客戶的情況並納入教育訓練教材,截至2024年底,全行授課時數達2,148小時,全臺179家分行皆配置通過專業培訓的「失智友善服務專員」,並全面向分行所在地縣市政府申請加入失智友善組織,打造包容友善的金融環境。

富邦產險長期關注高齡議題,持續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共同舉辦「爺奶說故事帶領人」培訓課程,爲高齡者打造發揮所長的舞臺,爺奶們結訓後可化身爲風險教育帶領人進入學校、社區,陪伴孩童們體會繪本的有趣世界,也增加不同世代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今年更深入與老盟合作,以居家風險、失智症爲主題,推出《萬事保研究所:外婆發生什麼事》兒童風險教育繪本,除培養兒童風險意識外,也希望強化大衆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讓孩童學習關懷家中或身邊的高齡長輩,透過繪本建立風險與關懷意識。

富邦證券秉持「公平待客」與「友善服務」的核心原則,今年積極推動失智友善服務。富邦證券與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除臺北市9家分公司正式加入失智友善組織,全臺營業據點1,551位同仁亦已完成失智友善訓練。此外,富邦證券於6月9日特別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科兼任主治醫師陳柏安授課,提升同仁對失智者的理解與應對能力,強化第一線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