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倒數!專家曝勞動結構驚人變化 中高齡4點狂勝年輕人

臺灣面臨缺工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國發會推估,臺灣將於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0%,少子化趨勢越趨明顯,財經作家遊庭皓在臉書發文指出,勞動結構已產生改變,並分析老人家適合上班的4大優勢。

爲補足臺灣勞動力缺口,勞動部鎖定中高齡族羣,訂定未來四年目標,每年要增加12萬中高齡及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

遊庭皓對此表示,臺灣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退休族勞動參與率開始上升,勞動結構產生改變,他認爲老人家去上班,有經驗肯吃苦,又起得早、不貪睡,更不怕被主管罵,坐公車、捷運還不用錢。

遊庭皓酸道,年輕人則應該去養老院,因爲經常這裡痛那裡痛,每天都睡不飽,去養老院後,只要給一支手機,就可以待在牀上一整天,只需要吃一頓飯,等老了再去上班。

至於中年人則該去上學,因爲總後悔以前沒有好好讀書,遊庭皓笑稱,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一定會好好的珍惜把握。

網友在該篇文章下留言表示,「新加坡、日本也是這樣,老年出來工作的比例很高」、「我去日本,已經發現太多白髮人還在工作」、「形容太貼切,年輕人在啃老,中年人在讀書,老年人在認真上班」;也有網友感嘆「不如說是生活成本高漲,老人不得不繼續賺錢餬口」。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