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經濟年報出爐:淮安增速第一、蘇杭破2兆人民幣
在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淮河入江水道寧淮城際鐵路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在進行焊接作業。(新華社)
澎湃新聞19 日報導,長江三角洲區域內41個直轄市、設區市2024年「經濟年報」日前出齊,其中37市GDP增速超過大陸全國的5.0%或持平,江蘇淮安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1%,增速領跑長三角設區市,在大陸城市百強中僅次於「稀土之都」包頭(8.1%)。
35.8萬平方公里的長三角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發達的勻質化連續空間,去年滬蘇浙皖GDP合計量爲33兆1659.71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大陸24.6%;年度增量1.55兆元,略高於同期長沙市實績(1兆5269億元)。
41市中,上海的城市能級持續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總量進入新階段,地區生產總值達5兆3926.71億元,保持城市首位度。
蘇州、杭州的GDP此前均已越過兩兆。蘇州去年爲2兆6727億元,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7兆元,僅次於深圳。杭州爲2兆186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其中,以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爲主體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4%,科技「六小龍」火出天際。
區域內其他6個「兆元城市」各有看點:南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購進價格降幅持續收窄;寧波年度經濟增量超千億元,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對GDP的增長出力均勻;無錫1-11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6%,持續呈現兩位數增長態勢;合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8%,創近三年同期新高;南通完成進出口總額3950億元,增長12.9%;常州第一季、上半年、前三季增速分別爲5.0%、5.6%、5.8%,全年實現6.1%,增速逐季回升。
GDP增速方面,去年江蘇淮安(7.1%)、宿遷(6.9%),浙江麗水(6.6%)佔前三位。
地處南北分界線的淮安,是跨越蘇魯皖豫鄂五省部分地區的「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已連續5年將「新春第一會」主題鎖定「優化營商環境,攻堅重特大專案」,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在此前三年年均增長7.1%的基礎上再增長7.1%,達到5413億元,其中二產、三產增加值增速分別高於全省2.1個和1.0個百分點。
去年,淮安的重大專案加速突破,有效投資擴大。全年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5.3%,佔全部投資68.6%。從資金來源看,民間投資增長18.2%,佔全部投資84.1%,提升3.5個百分點。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的產業專案有570個,新竣工442個,新建投產企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17.7%,天合光能(淮安)科技公司、淮安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等11戶新增企業合計貢獻增量近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