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活水來了!陸1.5兆人民幣險資有望入市維穩
險資投資股市上限鬆綁:1.5兆人民幣資金有望入市維穩。(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政府宣佈對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 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巨震。在「黑色星期一」的次日,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升險資權益投資比例。根據《通知》,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限最高可達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0%,較原政策提升5%。
具體來看,將償付能力充足率分檔從原七檔簡化爲五檔,其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50%的險企,權益類資產比例上限由45%上調至50%;充足率在250%-350%的機構,比例上限爲40%。
據界面新聞報導,《通知》一發布,多家險企發聲,表達「長錢長投」的決心,看多中國股市。截至2024年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超過33兆元(人民幣,下同),若按最高新增5%權益配置估算,潛在增量資金規模在1.5兆以上。
險企在行動
中國平安向界面新聞表示,《通知》對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大權益投資比例,增強行業資產配置的靈活性,提升資產負債匹配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營的穩健性具有積極意義。公司將認真研究,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靈活運用多種綜合金融工具和投資策略,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及價值型品種等領域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中國人保向界面新聞表示,中國經濟的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通知》進一步打開了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空間,中國人保將錨定建設一流保險金融集團的目標,不斷加強投資能力建設,發揮耐心資本優勢,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要求,穩步加大A股市場投資規模,加快推進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堅定做好資本市場「壓艙石」。
中國人壽資產公司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中國人壽資產公司長期堅定看好A股配置價值。
「一是從基本面來看,逆週期政策將在中美博弈的壓力下逐步加碼,一攬子宏觀調控政策有效託底經濟,促進國內經濟持續穩中向好,企業盈利逐步改善,進一步夯實權益市場的宏觀和微觀基本面。二是從資金面來看,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權益市場,流動性都將保持相對充裕,從而促進權益市場向增量市場轉變。三是從情緒面來看,『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穩住樓市股市』等表述,針對性地迴應了市場對於樓市、股市等核心資產價格的關切,市場信心得到顯著提振,並對未來政策持續出臺的力度、節奏和效能充滿信心。」該人士表示。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界面新聞表示,《通知》是金融監管部門在當前經濟轉型期釋放的又一重要信號。這一政策的核心邏輯在於,以長期資金激活資本市場,以市場化手段服務實體經濟,這能夠爲股市注入「長期活水」。
另外,中國太保宣佈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A股股票。太保表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增強廣大投資者信心,公司董事長傅帆於4月8日提議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於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等法律法規允許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長期價值。
據瞭解,中國太保已於4月7日增持了寬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產品,未來將進一步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繼續增持代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優質資產。
帶來多少增量資金?
截至2024年末,A股5家上市險企權益類資產(包含股票、基金及其他權益投資)投資規模達3.2兆元,佔其總投資資產的17.5%。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207.8%、204.1%、281.0%、256.0%和217.6%。按照本次《通知》的要求,上市險企權益投資規模佔總資產的比例應在30%-40%之間,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如果放眼全行業看,國信證券研報認爲,此次《通知》打開了償付能力水平較高公司的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預計相應政策或將爲市場帶來1.5兆左右的增量資金。
田利輝指出,增量資金規模是可觀的。而且險資作爲「壓艙石」,其長期資金屬性能平抑市場短期波動,爲A股提供「定海神針」效應。
同時,田利輝認爲,險企自身迎來「戰略機遇期」,可以優化資產配置,需要倒逼風控升級。在低利率環境下,險資可突破傳統固收依賴,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收益,緩解利差損壓力。政策同時要求險企「分類施策」,即根據自身償付能力、投資能力設定差異化比例,這將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競爭」。
不過,有券商分析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相比較於上限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解決償付能力限制對於權益投資的掣肘。
該人士表示,淨資產是實際資本的核心,資產的波動性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而計算最低資本時,需要考慮投資資產類型的風險進行資本折算,風險越高的資產所需最低資本越高。因此償付能力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行爲有強引導作用。
「尤其是壽險公司普遍存在較高的經營槓桿,投資資產的波動可能導致淨資產以及償付能力的大幅波動。現在重點在於解決權益價格波動對於淨資產的影響。」該人士進一步解釋。「如果能放鬆部分要求,權益配置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田利輝表示,真正激活市場內生動能,還需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讓險資等長期資金真正「留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