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評論 | 全網圍觀機器人踢球“出洋相”?別笑!多爲“笨拙第一步”喝彩

長江日報評論員 汪甦

前不久,在北京舉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3V3足球賽上,不少人形機器人“出洋相”的搞笑短視頻在網絡流傳。視頻中,它們步履蹣跚、動作遲緩,甚至頻頻摔倒,被不少網友調侃“比走還慢”“像是在看老頭踢球”。然而,在一片調侃之外,我們更應看到的,是這些“滑稽”動作背後所代表的重大突破——它們,全部實現了自主決策。

從去年還需遙控操作,到今年完全依靠AI自我判斷、自主行動,這已是從“0”到“1”的質變。它們能夠自己“看”球、“想”戰術、“執行”動作,儘管仍顯得稚嫩,但每一個動作都是技術跨越的體現。就像看一個嬰兒學步,我們不會嘲笑他走得慢、會摔跤,反而會爲他邁出的第一步歡呼,因爲這意味着獨立行走的開始。

機器人踢足球,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一場關於人工智能、運動控制、環境感知等多領域融合的實戰演練。今天的踉踉蹌蹌,正爲明天的農業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工業智能體鋪路。

還記得佔地170平方米的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嗎?它每秒鐘只能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科技的發展往往出乎意料。那麼,2050年讓機器人世界盃冠軍戰勝人類世界盃冠軍的設想,也許並不瘋狂。

我們何其有幸,正見證着一個技術奇點的前期過程。寬容它們的笨拙,就是給創新以時間;鼓勵它們的嘗試,就是給未來更多可能。

【編輯: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