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存儲攻高頻寬記憶體

大陸加緊發展AI,努力推進國產化高頻寬記憶體(HBM)。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製造商長江存儲正積極準備進入HBM領域,並尋求與長鑫存儲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關,進而符合大陸政府想降低對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的依賴。不過雙方合作能否順利落地,仍取決於設備取得與客戶驗證的進展。

資訊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HBM已成爲記憶體市場成長引擎,由GPU和客製化AI晶片(ASIC)驅動。美國工業與安全局(BIS)在去年12月的規範中,特別將HBM列入管制清單,同時擴大對晶片製造設備的限制,收緊大陸取得這些關鍵技術機會。

長鑫存儲有紮實DRAM記憶體技術基礎,長江存儲則有先進封裝技術Xtacking(晶棧)製程,理論上也可以用於記憶體鍵合(Bonding,指互相接合)與封裝,尤其是隨着HBM的不斷迭代,混合封裝是提升頻寬、改進散熱關鍵所在。

科技網站「存儲世界」此前報導,長鑫存儲正積極推進由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領銜的HBM 3(第三代高頻寬記憶體)技術。長鑫存儲科技已完成HBM 3樣品的開發,近期已與多家大陸AI硬體初創公司完成測試,並與大陸領先的AI公司簽署試點合約。

長鑫存儲計劃於2026年初開始向AI加速器、GPU和資料中心客戶供貨。如果長鑫存儲成功供應HBM,它將成爲繼SK海力士、三星和美國美光之後,全球第四大HBM 3供應商。

集邦諮詢(TrendForce)分析師許家源日前指出,HBM技術每2-3年迭代,但未來兩年將加速推進,預計HBM 3E將佔據2025年出貨市佔超過90%,2026年HBM 4將開始滲透入市場,供應商預計2026年第2季量產。

長江存儲在這次潛在合作中,價值不在於DRAM經驗,而是鍵合技術。長江存儲使用「Xtacking」技術應用於3D NAND,能有效提升數據處理速度。隨着HBM堆疊高度增加,整體正朝向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遷移,以提升頻寬與散熱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