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端利率曲線陡峭化加速!30年國債ETF博時(511130)價差拉大,機構逢低佈局債市反攻

上證指數午後突破3800點整數關口,漲幅擴大至0.8%,科創50大漲5.25%創近三年半新高,創業板塊大漲2.56%,半導體產業鏈井噴,寒武紀大漲18%創新高,AI硬件端強勁反彈,CPO、覆銅板概念低開高走。

ETF方面,30年國債ETF博時(511130)午盤震盪走低,截至發稿,盤中下跌4個bp,成交額放量成交超35億元,換手率近20%,交投活躍。

相關機構發文表示,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儘管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6月有所回落,但經濟結構中仍不乏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圍繞"持續發力、適時加力"的宏觀政策導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近期已密集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通過提升政策效能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

央行公告稱,8月21日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25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標量2530億元,中標量2530億元。

Wind數據顯示,當日1287 億元逆回購到期,據此計算,單日淨投放1243億元。

8月21日國債期貨市場呈現"長端強、短端穩"特徵,30 年期合約漲幅顯著領先。

各期限合約近遠月價差呈現走闊趨勢,其中30年期合約表現最爲明顯。以10年期合約爲例,T2509(近月)與 T2512(遠月)價差爲 0.14 元,T2512與T2603(次遠月)價差擴大至0.21元,顯示市場對遠期利率下行預期增強。30年期 TL合約價差結構類似,TL2509與TL2512價差達0.46元,反映長端利率曲線陡峭化壓力。需重點關注10年及30年新券發行對供給端的影響,以及股債蹺蹺板效應下的長端波動機會。

30年國債ETF博時(511130)於2024年3月成立,是市場上僅有的兩隻場內超長久期債券ETF基金之一,跟蹤指數爲“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指數代碼爲“950175.CSI”。根據指數編制方案,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債券中,選取符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30年期國債期貨近月合約可交割條件的國債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滬市相應期限國債的整體表現,一般季度進行調整。久期約21年,對利率變動高度敏感,值得投資者關注。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爲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