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反常!羅一鈞估6月中下旬進入流行 恐拖到暑假過完才高峰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資料照。(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又反常!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呈現緩升趨勢,但仍處於相對低點,不同以往流行趨勢,目前預期6月中下旬纔會進入流行,並於暑假中仍持續升高,一直到9月開學時纔會到最高點。羅一鈞也透露疫情不同以往的2大原因。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18周(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近期自低點略升。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爲多,其次爲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爲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
羅一鈞表示,過往腸病毒流行趨勢是4月底5月初進入流行,5月底6月初達到高峰,暑假後降溫。而今年腸病毒比較反常,清明過完到現在連四周就診才緩慢上升,但是就診人次仍不及今年1月,仍處於相對低點。
分析原因,羅一鈞指出,其一是因爲去年腸病毒拖過今年1月才脫離流行,秋冬季節感染的小朋友人數多,因爲流行病型別沒有太大轉換,讓這些小朋友仍有保護力。其二是因爲今年春天氣溫相對涼,根據氣象署資料,今年春天是2011年以來第三冷,腸病毒要在天氣變暖後活動力才增強,也讓疫情起來比較晚。
羅一鈞分析,目前推估腸病毒疫情會在6月中或者6月底才進入流行,可能會打破傳統流行模式,到了暑假疫情持續升高,但是不會快速上升,一直到9月開學纔到高點,但實際情況還需要觀察。
此外,羅一鈞也宣佈,今年起腸病毒學校停課資料收集方式有所調整,不同過去學校、衛生單位都會統計,現在會改統一由教育部校安系統資料蒐集管道,減少重複通報作業或者資料不一致情形,疾管署也不會另行公佈。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家中有嬰幼兒的民衆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正確洗手,並應留意嬰幼童健康情形,生病儘量在家休息,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爲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羣,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痹、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