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董座:未來汽車是高科技產業 不以機械為基礎
大陸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6日在人大重慶團組會議上,帶了一個汽車小模型演示,稱重慶汽車業者創造「新豪華」車板塊,以高顏值、高科技與高價值的「三高」創造獨特魅力。記者黃雅慧/攝影
大陸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6日在人大重慶團組會議上表示,傳統汽車是分類非常明確的機械式行業,但他認爲未來汽車產業是高科技產業,不再以機械爲基礎,所以長安汽車正邁向科技公司轉型。
朱華榮說,「未來的汽車是智能汽車機器人,是妥妥的數字經濟的載體,如果再說系統,就是可進化的智能汽車機器人。原來在電影裡面看到那些科幻和夢想,實際上現在都在一步一步實現。」
朱華榮稱,長安汽車自2017年開始加大力度轉型,並推出三大計劃:新能源、智能化與全球化。爲支撐前述計劃,朱華榮稱長安汽車構建全球六國十地的研發中心,包括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與日本等,擁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人的研發隊伍。特別之處在於,長安汽車原來是一個機械式企業、傳統制造業,現在研發人員有5000多位來自於軟體和智能化人才隊伍。
朱華榮現場也透露,「我們5年前就已實現了開始向外資和合資品牌輸出我們的技術平臺和產品。」但他同時說,「因爲衆多原因,不便向大家透露更多的合作信息。」
朱華榮也提出了長安汽車的戰略目標,稱到2030年要力爭整個集團銷量達到500萬輛,特別是自主品牌要達到400萬輛以上,力爭銷量數據能進入世界前十。
朱華榮現場帶了一個汽車小模型對衆人演示,稱重慶汽車業者如長安汽車與賽力斯汽車,在中國大陸創造「新豪華」板塊,與傳統豪華作爲對應。該板塊以高顏值、高科技與高價值的「三高」,創造獨特的魅力。
汽車業爲重慶市重點產業之一。重慶日報網報導,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5.3萬輛,年增90.5%﹔整車生產規模進入全大陸各省市前三位﹔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26.7%,對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7%,帶動重慶GDP躍居大陸全國城市第4位。
也因此,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向大會提交全團建議《關於支持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的建議》,並呼籲大陸能在國家層面能給予重慶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