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快來看!到光復鄉遇撤離警報 先找這些地方避難

花蓮光復鄉今天仍有不少志工前進災區協助救災。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今早發生規模5.0地震,未達堰塞湖強制撤離標準,但縣府誤發細胞簡訊,中央總協調官季連成要求縣府檢討相關作業流程,縣府表示,地震是突發狀況,若有像這次洪災之虞,建議民衆就近往公家機關2、3樓垂直避難。

縣府消防局長吳兆遠說明,堰塞湖溢流後警戒發佈、避難、解除機制有3種情境,未來24小時預測累積雨量達200毫米,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通知林保署發佈細胞簡訊、馬太鞍溪水位擡升0.5公尺警戒、擡升1公尺撤離,由水利署九河分署通知林保署花蓮分署,再轉報林保署發佈細胞簡訊。

最後一種是地震情境,光復測站測得震度5弱以上,由消防局發佈通報單及細胞簡訊,再通知鳳林警分局統一發布民防廣播系統海嘯音符,水位擡升也是由鳳林警方發佈海嘯音符。上午是同仁以爲花蓮規模達到5就要發佈而誤發,「造成大家困擾,很抱歉」,未來發布警報會多加確認。

縣府代理秘書長饒忠說,警報一旦發佈,由軍警協助撤離、引導疏散;地震是突發狀況,依照這次經驗,若有洪災之虞,建議可往光復溪以南方向撤離,如光復糖廠、光復鄉公所等地,若時間不夠充裕,可就近找公部門2、3樓,甚至是民宅做垂直撤離。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說,相關應變機制會請內政部消防署與行政院災防辦公室、縣府再做細節討論。颱風、豪雨還有時間安排撤離,但地震是突發狀況,若有潰壩風險,大水可能半小時就來,要儘量垂直撤離。

他認爲,要應付緊急狀況,必須鄰里建立災防編組,如10或20戶編成一組,幫助需要照顧的獨居老人、或是身心不便民衆就近往安全地方撤離。

李孟諺說,馬太鞍溪臨時堤防已完成,也加高到5公尺,以堰塞湖現在500多萬噸水量,就算全部流下來,水位擡升不到1公尺,若有新的崩塌形成堰塞湖,也要一段時間蓄水,所以目前評估相對安全,當然天有不測風雲,必須做好準備,後續也會找更多專家來做評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