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兩極化 電力景氣轉黃紅燈

電力景氣燈號由熱絡的紅燈轉向爲黃紅燈。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力景氣燈號與經濟成長率

臺灣綜合研究院21日發佈7月份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34%,受到產業景氣呈現明顯分化下,電力景氣燈號由熱絡的紅燈轉向爲黃紅燈,亦顯示我國經濟成長動能已開始出現收斂訊號,臺綜院預測7月份經濟成長率爲3.5%。

臺綜院長吳再益指出,7月份用電量與推估得出的經濟成長率,有兩大部份需特別關注,其一是產業景氣明顯兩極化,半導體業用電7月成長11.01%,創下近三年來單月用電量成長最高漲幅,電力景氣燈號連續四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反觀傳統產業卻受制於全球終端需求低迷,及美國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衝擊影響,產業動能疲弱不振,出口與生產表現乏力,化學、鋼鐵等傳產用電量顯著負成長,電力景氣燈號續呈衰退的藍燈。

其二,吳再益指出,5月以來的關稅稅率變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震盪,推波出「無產業差別」的輸美產品拉貨潮,即除了已知的半導體業、電腦、電子及光學制品業,部分美國爲主要市場的特化產業、關鍵零組件亦在對等關稅20%+N之前完成拉貨,貨款收取另有安排,並沒有直接受到臺幣匯率強升、強貶的衝擊。

隨着7月關稅措施陸續公佈,前期急單備貨紅利逐漸消退,與用電量兩者走勢來看,製造業產業用電與外銷訂單漲幅開始收斂,景氣出現走緩態勢。

臺綜院強調,由於產業景氣呈現明顯分化,導致7月整體產業景氣燈號由過去連三個月熱絡的紅燈,首次轉向爲黃紅燈,顯示我國經濟成長動能已開始出現收斂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7月起各國關稅政策陸續公佈,早前因關稅政策提前拉貨的急單紅利將逐步淡化,企業也將調整庫存與出貨節奏。預期第三季起,用電錶現將逐步迴歸常態表現,經濟成長力道亦可能呈現漸次放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