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近7成企業發放1.56個月年終 半導體業最香
104人力銀行最新發布《2025企業年終及2026薪酬趨勢大調查》,68%的企業預期會發放年終獎金、6%預計不會發放,年終金額平均爲1.56個月,相較去年1.62個月微幅下滑,降幅約相當於員工減少約1.8天的工資,企業年終趨於謹慎。
各產業年終前五高產業爲半導體業1.98個月、營建業1.73個月、倉儲或運輸輔助業1.67個月、建築規劃及設計業1.61個月、電子零組件相關業1.6個月,這些高獎金產業多具備高獲利或高技術門檻的特性,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中仍能維持穩定的獎酬水準。
年終前五低產業則包含:出版及藝文相關業0.78個月、住宿服務業0.97個月、餐飲服務業1.07個月、運動及旅遊休閒業1.14個月、大衆傳播相關業1.18個月,低獎金產業多屬於景氣受限、人力密集的內需型服務業,營運更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2025年臺灣整體薪酬表現,整體年薪總額(包含固定年薪、固定獎金、變動獎金)中位數67.3萬元,其中,科技業與金融業憑藉其強勁的獲利能力與對關鍵人才的高度需求,持續在薪酬金字塔頂端佔據主導地位,年薪總額前五高的產業分別爲: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 89.7萬元、半導體業84.8萬元、投資理財相關業79.2萬元、軟體及網路相關業79.2萬元、金融機構及其相關業79.2萬元。
2025年高薪職務普遍具備「高技術門檻」或「直接貢獻營收」的特性,以臺灣產業核心戰力的「工程職類」來看,高薪職務前五名包含:類比IC設計工程師170.8萬元、數位IC設計工程師165.3萬元、半導體工程師117.4萬元、韌體工程師116.1萬元、半導體制程工程師108萬元,此類人才具備極高技術門檻,例如:整合電機與軟體等多重跨領域知識,在AI發展趨勢帶動下,企業紛紛祭出高薪搶才。
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羅悅華建議,在薪資M型化加劇的趨勢下,相對低薪產業人才需求壓力更大,建議企業同步以福利與品牌形象加強僱主品牌,吸引有熱情的優秀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