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工商協進會提出三大建言 因應關稅、勞動力與能源挑戰
首先,針對關稅的影響,吳東亮指出,須區分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來處理,對傳統產業而言,希望經濟部協助穩定經營環境,尤其針對計劃轉型升級的傳統產業能提供研發及拓銷海外新市場的補助、投資抵減、甚至應要凍漲電價、穩定匯率、延後開徵碳費等措施,減輕企業成本壓力。
吳東亮表示,產業界現在最需要的是金融支持,金融業願意支持業者共度難關。在傳統產業方面,他指出,國內銀行一直以來都跟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合作無間,建議政府擴大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輸出入銀行的資源,發揮這三個平臺的力量,提高企業在國內外融資保證、進出口及整廠輸出的保險,跟金融業共同分擔風險。
高科技產業方面,因臺積電及鴻海等企業已擴大對美投資,供應鏈也開始跟進,吳東亮說,企業國際佈局,已經是大趨勢,國際佈局必須有金融業做後盾,過去已多次向政府建議,臺灣金融業的規模要擴大,才能成爲臺商全球佈局,強而有力的後盾,以臺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爲例,正好趕上目前的需求。
他表示,金融業的發展是跟着產業走,幾家國內銀行包括臺新銀行,已跟着臺積電到日本福岡設立支行,另外,臺新也在評估規劃菲律賓、美國設點。吳東亮說,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完整的產業國際佈局的方向和藍圖,臺灣的金融業也能提早準備。
第二,在「能源與永續」方面,吳東亮指出,核三重啓公投沒有通過,但贊成票大約是反對票的三倍,顯示社會對核能議題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變,這提供了重新檢視能源政策的契機。他進一步表示,8月23日總統賴清德表示,在技術更進步的前提下,不排除使用先進核能; 8月25日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將全面盤點核電廠的重啓條件,最近韓國總統訪美也針對 SMR與美國簽訂合作備忘錄。吳東亮說,倘若臺灣能夠引進美國的 SMR 技術,對於縮小臺美貿易逆差,也會有所幫助。
過去工商協進會多次提出建言,臺灣應建構多元、穩定、價格合理且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吳東亮再度呼籲政府務實調整能源政策,甚至可委託具公信力的單位與專家進行科學化評估「核電重啓」及「綠電加速」,提出合理可行的能源政策,確保電力穩定、多元及價格合理。
第三,關於勞動力,吳東亮表示,爲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建議政府審慎評估明年度最低工資的調整幅度,並搭配薪資補貼措施,針對弱勢低薪族羣提供適度補助。移工政策也期盼開放新的來源國,他說,相較於新加坡、日本、韓國已開放多個移工來源國,我國目前僅限四國,供給面明顯不足;還有,也希望政府支持產業,儘速研議開放服務業引進外籍移工,填補基層勞動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