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別急瘦!醫教你「減重3階段」把握6個月黃金期

▲醫師提醒,女性產後瘦身要分階段。(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不少產後婦女在坐完月子後,就急着瘦身,但中醫師提醒,產後不能過度激烈減重,以免導致因懷孕所耗損的氣血恢復不足,造成其餘產後不適,產後減重要好好把握產後6個月的黃金期,建議分成「3大階段」,最後一個階段纔是開始調整飲食和加入運動。

中醫師賴睿昕指出,臨牀上曾遇過產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重訓及高強度有氧的媽媽,結果還沒減重成功,反而導致剖腹產傷口撕裂,也遇過產後就開始嚴格節食的媽媽,不只導致乳汁分泌不夠,產後掉髮還變得更加嚴重。

產後減重不能心急,在中醫觀點會建議把握產後6個月黃金期,在這段期間分成3大階段執行減重計劃。第一部分是「健脾補腎」,產後由於脾腎之氣較虛弱,容易產生水分滯留以及排便不順,造成臉部、四肢以及腹部的水腫,透過健脾養腎,不僅能幫助水分代謝,也能夠幫助產後氣血的重建。

第二部分是「疏肝理氣」,由於產後生活劇烈改變,媽媽們通常會較爲緊張焦慮,同時也因爲要配合小寶寶的作息,睡眠時間變得零碎,容易導致肝氣鬱結,母乳也可能進一步排出不暢,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其實是調理肝氣,減少壓力對身體氣血造成的波瀾。

第三部分纔是「逐步調整飲食」和「加入運動」,坐月子期不必補過頭,可儘量選擇低油的烹調方式,讓纖維質的比重多一些,進食的方式可採取少量多餐,每餐進食順序爲蔬菜、次蛋白質、後澱粉,運動方面則是最好先選擇溫和的慢走或是肢體伸展,待產後6周身體傷口癒合,氣血也逐漸恢復後,再加入簡單的有氧運動。

賴睿昕強調,若透過上述調整方式卻仍有局部肥胖問題的話,則可考慮埋線等方式來輔助,尤其產後許多減重婦女會發現,產後四肢瘦了,但肚子還是肉肉的,緊緻度也與以往不同,這時候也可透過電針穴道的方式幫助產後腹直肌恢復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