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發署署長楊志清演講 提高紡織業競爭力
絲織公會理事長郭正沛(前排左三)、經濟部產發署署長楊志清(前排左四)及貴賓代表出席合影。圖/絲織公會提供
爲協助會員及紡織相關廠商瞭解紡織業再創永續競爭力,國內紡織相關公協會18日假紡拓大樓17樓,舉辦「紡織產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作法及實際案例分享─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演講會」。
楊志清表示,臺灣紡織產業2024年1~10月產值達3,267億元臺幣,出口額66億美元,爲全球第12大紡織品出口國。然而產業面臨無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如CPTPP、RCEP)的貿易壁壘;原物料、能源等成本上漲及研發、製程及設計人才短缺等挑戰,亟需強化競爭力。
產發署規劃多項重大策略協助產業升級:一、發展高值化機能性產品,將傳統吸溼排汗、保暖撥水等機能,結合時尚、電子、醫療等產業跨業合作,並以舊紡織品回收再生等方式,朝低碳化生產;二、輔導產業數位及低碳化雙軸轉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生產流程、降低人工成本並提升企業競爭力;三、推動在職培訓及產學合作,建立穩定人才供給管道,除紡織專業人才,更展望於四年內培育20萬名AI人才,製造業導入AI應用普及率達50%;四、協助因應碳費徵收,提供企業研擬自主減量計劃諮詢,並推動節能改善,提供診斷輔導與獎勵措施;五、修訂《產業創新條例》,擴大智慧化、節能減碳投資抵減優惠。
楊志清舉例,大鐘印染導入AI能源管理系統後,印花產線稼動率提升至85%,交期縮短一半。國紡企業透過製程低碳化改善,每年減少1,033噸碳排放,相當於5.5萬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薛長興則以大帶小模式,聯合四家協力廠商建置智能監控網,有效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