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連兩岸 世界茶王再續唐山緣

茶王歸零再起 漳浦茶香再續「唐山過臺灣」。(受訪者提供)

茶王歸零再起 漳浦茶香再續「唐山過臺灣」。(受訪者提供)

福建漳浦,一片茶香瀰漫。天福茶文化園區內,層層疊疊的茶園鋪展在青山之間,古樸建築與茶香交織,耳邊傳來炒茶的清脆聲響。這裡不僅是「世界茶王」李瑞河二次創業的基地,更是「唐山過臺灣」歷史記憶的延續。從臺灣出發,再回到福建,他用一生的茶業傳奇,把兩岸文化與情感緊緊連結。

唐山緣起 茶香跨海

數百年前,閩南先民帶着茶苗與製茶技藝,冒險渡海到臺灣,開啓了「唐山過臺灣」的歷史篇章。李瑞河的故事,正好反向呼應這段歷史。

記者在天福園區內看到,「唐山文化牆」前遊人駐足,牆上展示着祖先渡海的場景與文化脈絡。導覽員細細解說着先民的漂洋過海與文化傳承,不少臺灣遊客靜靜凝望,眼裡閃着熟悉又親切的光。來自南投的陳先生感慨地說:「喝着福建的茶,就像回到祖先的家。」

歸零再起 茶業王國

現年九十多歲的李瑞河,曾以「天仁茗茶」打響名號,事業一度攀上巔峰。然而,他卻在最輝煌時選擇「歸零再起」,毅然決定跨海到福建創辦「天福」。他形容自己「像一株移植的茶樹,必須重新紮根,才能再次茁壯」。

從土地流轉、人才培育,到市場拓展,每一步都是挑戰。初到漳浦,他不僅要面對陌生環境,還要重新摸索制度與市場。但多年堅持下來,如今天福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人民幣,擁有逾1200家門市,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與地區,不僅帶動超過2萬人就業,每年繳稅更超過10億元人民幣,堪稱兩岸茶業的成功典範。

城市遠見 茶旅融合

天福茶文化園區總投資超過15億元人民幣,佔地近千畝,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茶文化主題園區,每年吸引超過300萬人次參觀,其中臺灣遊客就佔了兩成。

園區不僅有茶博物館、茶學院,還有茶藝體驗館,把傳統茶產業鏈延伸至教育、旅遊與文創。記者在現場看到,遊客親手炒茶、感受制程,孩子們在課堂中認識茶史,年輕學子則在茶學院深造,爲茶業注入新血。對當地而言,這不僅推動經濟,更是以文化爲核心,實現了茶旅融合的永續發展。

即便年事已高,李瑞河依舊精神矍鑠,親自接待來訪嘉賓。他常說:「茶是一門慢產業,三年不見效,十年才收成。」這不只是茶業的特性,更是他人生的縮影。從唐山到臺灣,再由臺灣返唐山,茶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種文化語言與情感紐帶。

如今的天福,早已超越商業價值,成爲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茶園裡的每一片綠葉,都承載着兩岸共享的歷史與情感。李瑞河的創業傳奇,象徵着「歸零再起」的勇氣,也象徵着兩岸共同書寫的茶文化新篇章。(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