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子宮肌瘤,要不要手術?醫生:這種情況可保守治療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葛妍 記者 劉峻)患者徐女士(化姓)多發性子宮肌瘤病史十餘年,定期複查子宮肌瘤逐漸增大,最近檢查子宮肌瘤最大直徑10cm,子宮增大如孕4月大小。就診醫生均建議徐女士手術治療,切除子宮。徐女士因恐懼手術,且接近絕經期,期待絕經後無須手術治療。徐女士沒有想到,這次月經來潮後陰道大出血,導致重度貧血。徐女士經慎重考慮後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恢復好。那子宮肌瘤是怎樣的疾病,是否一定需要手術呢?
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毛潔主任表示,子宮肌瘤作爲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常無明顯症狀,僅在婦科查體或影像學檢查中被發現。
較大的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易引起月經增多、經期延長;長期月經量多,會伴發貧血的相關症狀,如頭昏、面色蒼白、乏力等。當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三個月妊娠時,可以摸到腹部包塊。壓迫子宮引起下腹痛,壓迫膀胱而導致尿頻、尿急,甚至是壓迫直腸導致大便習慣改變。
子宮肌瘤若影響了宮腔形狀,會導致胚胎着牀失敗,表現爲不孕症等。根據病史、體徵及盆腔超聲檢查即可基本確立子宮肌瘤的診斷。子宮肌瘤並不都需要手術,子宮肌瘤治療時,應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肌瘤位置和大小等情況綜合考慮,治療方法包括隨訪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方法。
具體治療方式:
觀察:無症狀肌瘤一般不需治療。由於絕經後肌瘤多可萎縮和症狀消失,所以近絕經期婦女一般保守治療,每3~6個月隨訪一次。
藥物治療:症狀輕、近絕經年齡或全身情況不宜手術者可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分爲兩大類:(1)只改善月經過多、痛經的症狀,不能縮小肌瘤體積:如激素避孕藥、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等。(2)既可改善貧血症狀又能縮小肌瘤體積: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和米非司酮(10 mg/d,療程爲3個月)等。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適應證爲:子宮肌瘤合併月經過多或異常出血甚至導致貧血;或壓迫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出現相關症狀,經藥物治療無效;子宮肌瘤合併不孕;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4cm,建議剔除;絕經後未行激素補充治療但肌瘤仍生長。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手術途徑包括經腹、宮腔鏡手術以及經陰道手術。
其他:以下治療方法一般適用於要求保留子宮者,尤其適合於不能耐受或不願意手術治療者。①經導管子宮動脈栓塞術UAE;②高強度超聲聚焦消融HIFUA。
毛潔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該注重自身的健康檢查,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子宮肌瘤等潛在問題。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也有助於預防子宮肌瘤的發生。
對於已經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積極治療,避免病情惡化,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另外,子宮肌瘤中有一種類型爲黏膜下子宮肌瘤,其主要症狀是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可以導致嚴重貧血。黏膜下子宮肌瘤可以行宮腔鏡的手術,對於Ⅰ型和Ⅱ型的黏膜下子宮肌瘤,宮腔鏡手術一次不能切除乾淨,需要再次手術。Ⅱ型黏膜下肌瘤宮腔鏡手術難度較大,可以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如果子宮表面肌瘤凸起不明顯,可以行經腹手術。
廣大女性朋友要積極關注自己的月經情況,如果您的月經量多,請積極到醫院就診,及早檢查處理,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