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弊、爭預算、顧民生 林沛祥公開遭罷免3大理由
林沛祥表示,他並不是因爲「抗中保臺」而被罷免,事實上,他是因爲「查弊、爭預算、顧民生」,才遭民進黨發動罷免案。(林沛祥服務處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罷免團體「基隆絕沛」發動立法委員林沛祥罷免案,即將於7月26日進行第三階段罷免投票。林沛祥日前表示,他幾經思考整理出他遭罷免的3個理由,總的來說,就是「查弊、爭預算、顧民生」,希望基隆民衆能夠支持他,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林沛祥指出,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爲什麼遭人提罷免,經過他仔細思考,發現有3個理由。首先就是他會追查過去民進黨長期執政期間的相關弊案,其次則是他積極向中央爭取基隆市的相關預算,再者,則是他積極爲民衆爭取並推動民生法案。說白了,民進黨就是不想要一個會盯緊預算、會嚴查弊案、不輕易妥協的立委,所以他們選擇發動罷免。
林沛祥說,他剛當選立委時,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就希望這一屆的立法委員能夠清查民進黨長期執政時的相關弊案,包括疫苗、光電、風電等。爲此,國民黨立院黨團便推動國會改革,希望能夠拿回國會聽證權及調查權。林沛祥認爲,這便是爲何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的主要理由,因爲國民黨打算深入調查弊案。
其次,林沛祥強調,大家都知道基隆市很窮,每年僅能從中央拿到58億元的統籌分配款。但他擔任立委1年餘以來,最感到開心的,就是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通過,讓基隆每年能夠拿到133億元的統籌分配款,相較先前足足多了75億元。
他強調,最直接面對民衆的,永遠是全國的26縣市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因此,立法委員透過修法,讓縣市政府能夠取得更多的資金去建設、服務民衆,相對中央執政黨能夠掌控的錢變少了,所以纔要推動罷免立委。
至於第三個理由,林沛祥表示,國民黨立院黨團1年多以來,在立法院爲勞工爭取增加4加1天的休假日、推動普發1萬元的特別條例,同時也爲了民衆推動80歲以上的長者要僱外籍看護,不用巴氏量表等民生法案。若國民黨籍的立委這次遭罷免,則這些民生法案都可能不復存在。
林沛祥說,他被罷免的3個理由,就是民衆去年1月13日投他一票的理由,他也希望民衆能夠支持他,在7月26日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讓他把立委任期做完,在中央監督政府,並且爲基隆爭取更多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