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迎世運冠軍跳水!「東門游泳池」近80年歷史 如今已改為「中正運動中心」
一九六一年臺灣省游泳錦標賽,八日在臺北東門游泳池閉幕,會中精彩賽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1/10/08 王萬武攝影)
過去在臺北市曾設立不少游泳池,位於中正區的東門游泳池成爲了重要的游泳場所。東門游泳池在日治時期就存在,經歷了將近80年的風霜,如今被改建爲中正運動中心。
東門游泳池,最早是位於臺北市東門町2番地(今信義路一段)的「東門町水泳場」,於1926年7月1日正式啓用,佔地1,367坪,是當時臺灣規模最大、設施最爲標準的游泳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門町水泳場正式更名爲「臺北市立東門游泳池」,而它在臺北市體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絲毫未減。直到1966年5月20日位於圓山的再春遊泳池完工前,東門游泳池一直是戰後初期臺北市唯一的公衆游泳池。
【推薦閱讀】 過去的奢侈變現今的回憶! 生病才能吃到的水果罐頭 造型多樣化!曾風行一時的糖果專賣店「菓風小舖」你是否還有印象呢?
臺北市游泳隊長期在此練習,多屆臺灣運動會的游泳比賽也在這裡舉行。1965年,曾獲得1960年及1964年世運會美國跳水冠軍的韋勃斯特,還特地來到東門游泳池進行示範表演,爲臺灣游泳運動發展增添光彩;而在1970年,東門游泳池進行改建,臺北市政府特別邀請知名美術家顏水龍先生在建築外牆創作一幅大型浮雕壁畫,成爲這座歷史游泳池最爲醒目的標誌。
即將在明年拆除的東門游泳池,是許多愛好游泳民衆的最愛,其中四季游泳會成立三十多年,晨泳是多數成員一天的開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9/15 杜建重攝影)
隨着時代演進,老舊的東門游泳池設施已無法滿足現代市民的需求。2004年9月7日,服務檯北市民近80年的東門游泳池正式拆除,原址改建爲地上9層、地下3層的臺北市中正區運動中心,當年顏水龍先生的畫作仍被保留,記錄着東門游泳池曾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