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臺灣水果採購大戶 陸百果園2024年門店關近千家

百果園主打高端水果消費,分析認爲在消費降級下,也影響到整體銷量。圖爲上海街頭一百果園門店,能看到果品包裝精美,但價格較傳統菜場稍高。記者黃雅慧/攝影

被視爲「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水果一哥」,且曾因大量採購臺灣鳳梨等水果在兩岸果界有一定知名的高端水果零售品牌百果園在2024年門店減少近千家。分析認爲,在受到消費疲軟大環境影響,加上內部加盟模式待檢討,導致百果園鉅額虧損。

百果園在上海店面數量也多,走在上海街頭,多能見到百果園加盟店,因此百果園去年閉店潮訊息也在上海生活圈引發熱議。不過,一家位於徐彙區南丹東路上的百果園店舖仍在持續營業,對於總公司虧損,導致閉店潮的事項,店員表示不清楚。店內仍然照常有上海居民採買,經營依然正常。

而百果園跟臺灣農產品有深刻淵源,據國際蔬果報2016年報導,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餘惠勇在1990年代就跟臺商合作,打造中國自產水梨;2015年與臺灣農業組織舉辦首屆臺灣水果節,促兩岸水果交流。而它也曾是採購臺灣水果的大戶,在交流熱絡期臺灣水果曾佔其採購比重的3%。且以對臺灣鳳梨產業提出契作模式而廣爲人知,也有人說其是帶火臺灣鳳梨在大陸銷售的關鍵。

百果園日前發佈2024年業績虧損預告稱,2024財年預計將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3.5億元至4億元,由盈轉虧。與此同時,百果園在2024年壓縮門店近1000家。近日百果園又於港交所發佈公告,表示調整此前募集資金用途,擬將重點投入提升經營效率、優化產品組合、升級科技信息系統及品牌營銷推廣等領域。

業績預報顯示,2024年年末,百果園門店已經僅剩5,116家,相比2023年年底的6,081家,一年淨減少965家。光是在2024年下半年,就關店895家。

對於2024年虧損,百果園解釋有三原因:一是大陸國內消費疲軟;二是門店數量減少;三是集團稱,爲完成執行2024年年初制定的「高品質水果專家與領導者」新戰略以提升顧客對公司的品牌認知,導致2024年的開支增加。

此外,百果園近年在資本市場表現也不佳,相比2024年1月時的高點至今的1年時間,百果園股價已跌近80%。

百果園2001年成立於深圳,2002年開出首家門店。在門店的統一門頭上,百果園醒目標註着「6000家門店」。百果園跟飲料界拼多多蜜雪冰城類似,主要通過向加盟商銷售水果以及收取特許使用費和管理費獲利。

中國經營報報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百果園主打高端水果,其定位與當下的消費觀念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再加上百果園的整體運營水平欠佳,加盟連鎖店沒有根據總部的整體策略貫徹執行,這也是造成公司戰略推行不力的一個原因。「宏觀來看,我覺得消費疲軟是造成百果園業績下滑的核心原因。」

百果園2001年成立於深圳,2002年開出首家門店。在門店的統一門頭上,百果園醒目標註着「6000家門店」。但去年關店近千家,目前門店數已不足6,000家。圖爲上海街頭百果園門店。記者黃雅慧/攝影

百果園在上海店面數量也多,走在上海街頭,多能見到百果園加盟店,因此百果園去年閉店潮訊息也在上海生活圈引發熱議。圖爲上海街頭百果園門店,仍然照常運營。記者黃雅慧/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