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嘆工作不愉快!技術長生前遭「職場霸凌」 醫:5症狀速就醫
▲梁姓技術長(右)樑男過去曾發文透露工作不愉快,更在離職前髮長文,稱自己遭到公開羞辱、霸凌,沒想到因提離職,引起董事長曾志新(左)不滿憤而拿刀行兇。(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翻攝自「CuboAi 智慧寶寶攝影機」YouTube)
圖文/CTWANT
云云科技董事長曾志新因不滿梁姓技術長提離職,且在公司羣組公開離職信,內容提到他遭曾志新職場霸凌與言語羞辱,曾志新要求其刪文遭拒,談判破裂拿出暗藏的水果刀,朝對方後頸猛刺,導致樑男傷重不治。
事後,樑男妻子透露,樑男長期因工作感到焦慮、心情低落,甚至失眠。精神科醫師楊聰財點出6種常見的職場霸凌行爲,呼籲民衆若出現長期情緒低落、失落感、失眠、食慾改變或輕生念頭等症狀,務必儘快就醫尋求協助。
1、言語霸凌:如公開羞辱、貶低專業能力、惡意八卦與誹謗、言語威脅、取笑或嘲弄及冷嘲熱諷。
2、心理霸凌:像是排擠與孤立、漠視或忽略、過度監控、操控與洗腦、灌輸內疚感、工作刻意刁難。
3、職場騷擾與性別歧視:性騷擾、歧視與偏見、惡意調動職位、拒絕晉升或加薪。
4、工作內容相關的霸凌:工作量分配不公平、刻意讓員工無事可做、無端指責與懲罰、阻礙工作進度、故意設置不合理的目標、剝奪學習與發展機會。
5、權力霸凌:上對下的壓迫、職場冷暴力、公私不分的使喚、強迫加班、阻止離職或威脅報復。
6、數位霸凌:在線攻擊,如透過電子郵件、社羣媒體或通訊軟體公開羞辱或批評某位員工;或是散佈不實訊息、故意忽略信息、公開嘲諷或貼圖霸凌。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楊聰財表示,在職場中霸凌行爲可能表現在多種言行上,這些行爲可能會對被害者產生心理健康、職業發展及整體工作氛圍影響。
楊聰財指出,受害者受到霸凌,生理上會產生變化,壓力荷爾蒙失衡與大腦功能受損會增加憂鬱症風險;心理則涉及自尊心受損、無助感增加,從而加重負面思維;環境壓力如缺乏社會支持、職場不公,形成長期焦慮與憂鬱,還會導致其價值觀受挫、喪失人生意義,進而產生存在危機與絕望感。
面對職場霸凌,楊聰財建議,受害者可從減少壓力對健康的影響、強化心理韌性、善用法律與組織資源。若霸凌問題無法透過內部管道解決,應適時尋求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專業等幫助,也可以透過法律途徑或職業轉換,以確保身心健康與職業發展不受影響。
延伸閱讀▸ 目睹好友尪偷吃工讀嫩妹!轉頭秒變「愛家好老公」 她崩潰:該講嗎?▸ 云云董座淪殺人犯 私下竟是好好先生!知情人士揭「性情大變」可能內幕▸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