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南霸天的金礦咖啡 從百萬營收到吹熄燈號

金礦咖啡商標糾紛,圖爲金礦咖啡臺北市重慶門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1/04/03 本報記者攝影)

有着黑金之稱的咖啡,每年創造出的商機十分驚人,然而在挖掘金礦的過程中,有不少廠商加入與退出,2000年左右崛起於港都的「金礦咖啡」,曾經是咖啡盛世中的南霸天。

金礦咖啡從菜市場起家以 「咖啡+精緻蛋糕」爲主力產品,由於咖啡平價、美味,滿足外帶需求,營收最多時曾破百萬元,因此讓金礦咖啡從一家小小的咖啡吧成功竄起,在高雄開創多家直營店。

【推薦閱讀】 桂綸鎂代言「CITY CAFÉ」創造超商咖啡百億商機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臺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金礦咖啡從第1代的咖啡吧已經發展到第3代的金礦咖啡烘焙坊,這種結合咖啡和甜點的商業模式快速在南部走紅,賣咖啡並且設置座位加糕點,讓消費客層更廣,年營業額一度逼近2億元,金鑛咖啡不僅在市場站穩腳步並發展連鎖。

隨後燦坤集團跨足餐飲業,2013年燦坤集團入股金礦咖啡4成,2016年吃下8成股權正式入主,在燦坤入股後,金礦品牌創辦人鄭立鍵就不再參與事業經營,靈魂人物退出,讓咖啡連鎖餐飲瞬間失去原有的品牌生命力,隨後因爲經營戰略錯誤,讓異軍突起的路易莎,快速搶下年輕客羣,金礦咖啡節節敗退甚至轉型主攻咖啡豆供應商求生存,但不敵競爭最後只能吹熄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