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認臺日特殊朋友…高市早苗有望任日相 學者分析:恐無暢所欲言空間

日本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法新社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揭曉,由衆議員高市早苗當選黨魁。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分析,自民黨應是想喚回保守派支持者,不過效果如何其實很有很大變數。何思慎指出,高市過去的右派形象鮮明,但未來必須同時面對美日、美中等對外關係,對於臺日關係,恐怕將沒有過去那種暢所欲言的空間。

何思慎分析,自民黨黨揆的選舉結果,代表自民黨想把因政治獻金事件離開自民黨的支持者找回來,這些支持者在上一次參議院大選中投向參政黨和國民民主黨,自民黨想藉高市早苗把這些保守派在召喚回來。不過,當初涉入獻金事件最深的就是安倍派,日本選民對於自民黨、尤其是安倍派的審判恐怕還沒有結束,因此想用高市的保守派形象爭取支持者,恐怕還是必須面對民意很大的挑戰。

其次,高市早苗接下來還必須傷腦筋如何組閣?尤其由於她鮮明的右派立場,公民黨是否還會與她合作恐怕都還存在變數。同時在少數執政的情況下,她在競選時提出要尋求擴大執政聯盟的政見,能否獲得其他在野政黨的支持?她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何思慎進一步指出,在外交上,安倍時代在國內取得很高的民意認同,在外交上也把美日關係處理得不錯;石破茂任內則改善了日韓關係,至少李在明上任後,日韓關係並沒有惡化。

相對地,高市先前說過,對美關稅談判,尤其5500億元投資承諾可能重新談判,如今她當選黨魁,如何淡化個人在政治上的偏好,以日本的國家利益作爲執政的最大依歸,也將決定未來高市能帶領自民黨甚至日本走得多遠。

何思慎坦言,高市早苗的當選,或許讓民進黨相當歡迎,因爲她先前訪臺時講了很多重視臺日關係的話,競選時也看得出來她認爲臺日是特殊的朋友,不過也希望她記住這些話,而未來如何在外交上落實,恐怕存在相當大困難。

尤其作爲首相,必須兼顧整個日美及中日關係,臺日關係在整個日本外交中,是從屬於中美關係、美日關係以及中日關係之下的關係。在這樣的基本結構影響下,個人意志也難以克服結構的限制。

換言之,她未來擔任首相後,在臺日關係上恐怕將沒有像過去那樣暢所欲言的空間了,未來臺日如何落實更深化的雙邊關係?透過什麼樣的合作擴大彼此的利益,已不是她當議員時隨手、隨口說些好聽話就能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