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影壇神話,如今的唏噓時運,我們還能等到他們一個奇蹟嗎?

“第一種,工業水平高的大片,能帶給觀衆絕對震撼的視聽體驗; 第二種,社交屬性強、話題度高的電影。”

2020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論壇上,導演陳思誠精準地歸結了兩種“值得觀衆走進電影院”的電影。時隔四年,這位曾經在論壇上“開處方”的導演,也面臨着請不動觀衆的局面——彼時陳思誠還是幾乎沒有失敗戰績的賣座導演,但如今,從《外太空的莫扎特》到《解密》,陳思誠似乎不再獲得觀衆青睞。

不單是陳思誠,今年暑期檔上還流傳着“徐崢陳思誠烏爾善成龍湊不到10億”的聲音,曾經是票房保障的導演們集體“失效”,而在馮小剛《非誠勿擾3》遭遇滑鐵盧的時候,電影行業就有類似擔憂——是時運不濟,還是其本身創作理念的“錯位”?在探尋疑問的同時,或許我們也能看到電影未來將要面臨的境遇。

廉頗,老也?

巔峰之後有起就有落

說起馮小剛,不得不提他所掀起的“賀歲檔”浪潮——彼時,憑藉一部諷刺性拉滿的喜劇《甲方乙方》,馮小剛讓“賀歲檔”在內地擁有姓名。在其後續幾年,馮小剛的作品出現在賀歲檔成爲鐵律,一定程度上說,先有馮小剛纔有的中國內地賀歲檔。去年,在轉戰其他題材影片一段時間後,馮小剛再次拾起了“喜劇”戲路,推出其創造了票房奇蹟的《非誠勿擾》系列電影的第三部《非誠勿擾3》,並最終定檔12月賀歲。

馮小剛、喜劇、賀歲檔,一切似乎都在往它本身所在的路徑上行駛,理所應當、天經地義。但是要知道離《非誠勿擾》第一部上映已經15年,影院的觀衆已經換了n代,這碗“冷飯”似乎已經炒不動了。其實,從《非誠勿擾3》中極具韋斯·安德森的馬卡龍色彩、觸及科幻的近未來世界設定等等,都能看出馮小剛在打破自己,在創新,在試圖找尋當下青年觀衆的審美與共鳴,但或許觀衆遠遠比導演走得更前面。

和馮小剛遭遇相同的是唐季禮,這位曾經將成龍電影帶到好萊塢,拍攝過最爲賣座的成龍電影,從香港一路北上,從《紅番區》到《功夫瑜伽》,他的電影故事與成龍的功夫理念天然融合,配合打出了諸多成龍好片。

今年上映的《傳說》是他和成龍合作的電影《神話》的續集,前一部是七年前的《功夫瑜伽》,是當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可惜成龍大哥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大哥,“神話”難續,他也不再是《傳說》中的功夫主力。用“AI”特效將大哥“返老還童”或許也是表達了一批人的心聲“希望大哥常青”,但也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時間殘酷,我們熟悉的人正在漸行漸遠,而年輕的觀衆纔剛剛登場。

馮小剛66歲、唐季禮64歲、成龍70歲,他們曾經代表過中國電影的一個時代,但作爲曾站在中國電影巔峰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人生有起便有落,這是生命的過程,也是自然的規律。他們的作品受冷是意料之內,但是他們到現在還在電影一線卻是“驚喜”,似乎看到他們,就能看到中國電影的“不服老”,期待他們還能爲觀衆帶來驚喜。

尋突破,未果?

當觀衆與導演產生“錯位”

“囧系列”是徐崢的巔峰,“普通人物”的中年危機和“瘋癲式喜劇”是徐崢顛撲不破的“票房鐵律”,但是在今年他的新片《逆行人生》中,徐崢減少了喜劇元素,也以更爲“生活化”的方式走了一次“深刻”。有人評價《逆行人生》是徐崢作爲導演最爲完整的作品,尤其是對故事人物心境的着墨,呈現了一個個成熟的、理智的、樂觀的、更貼近生活的角色——沒有英雄的逆風翻盤,只有小人物的妥協。但顯然,這樣的“進步”與觀衆對他的期待產生了“錯位”。

當一個喜劇導演開始需求突破時,只能說對於觀衆和導演來說,當下可能都不是最好的時候。就像同樣是喜劇導演的甯浩也在尋求突破,其折戟沉沙的《紅毯先生》充斥着大量的黑色幽默與荒誕諷刺,是甯浩此前在喜劇中從未呈現過的,使得影片有種讓人窒息的“悲劇色彩”。然而影片出現在春節檔顯然不合時宜,此類影片也註定不可能像此前的喜劇一樣狂卷票房,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紅毯先生》也不完全是一部失敗的作品。

在演員跨界導演的行列中,徐崢與陳思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今年兩人的新作也都“殊途同歸”。陳思誠初入導演行列,就憑藉《北京愛情故事》獲得不俗成績,而隨後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則將推理、喜劇、動作多個最能吸金的類型融合,成功贏得了觀衆喜愛,目前三部合計總票房爲87.43億,該系列也將其推上了最會賺錢且最懂年輕觀衆的導演行列。

但是從巔峰到低谷,陳思誠只花了兩年。《唐人街探案》2021年上映,而2022年他在《外太空的莫扎特》的表現就像“新手導演”一樣生疏,作爲一部教育題材科幻兒童片,他“引以爲傲”的科幻質感特效想象,對現在在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內浸染的兒童觀衆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而類似《ET》《長江七號》的故事雖然對70後、80後有着特殊的記憶,但這或許也只是陳思誠自己孩童時代的回憶。

在今年上映的《解密》中,陳思誠迴歸“燒腦”題材,邀請了好萊塢明星助陣,並採用將想象、夢境具象化的形式呈現“大腦對決”,大量的超現實的特效華麗地鋪開,在突破自我的同時,頗有些向諾蘭《盜夢空間》致敬的意味。

陳思誠也不止一次表達過對諾蘭的喜愛,他再次以個人青年時期的電影喜好賦予自己的作品風格,卻可能忽略了當下青年觀衆的喜愛,尤其是諾蘭並不是典型的商業類型電影導演,偏複雜的敘事風格也是其影片不能大賣的緣由之一。最終在口碑兩極分化中,《解密》並未像他自己一樣引起“話題”,成爲一部“社交屬性”的影片。

下一站,奇蹟?

他們的未來作品是否還值得期待

值得慶幸的是,不管是“不服老”,還是“不服運”,這波曾經站在中國電影頂端的導演,目前看來並不會因爲一次兩次的失利而放棄拍片,這次的失敗或許還能爲他們帶來不少思考,爲他們的下一部作品蓄力。比如馮小剛,已經官宣將和趙麗穎合作最新的現實題材影片《向陽·花》,講述的是出獄女子向陽重生的故事。或許對於他來說,不刻意迎合當下觀衆,從個人真實內心出發,好好講好故事,比什麼都重要。

不過成龍大哥似乎也沒閒着,在今年暑期檔剛結束的時候,他的另一部新片《熊貓計劃》定檔了國慶,這次成龍又回到了大家熟悉的“動作喜劇”的賽道,演繹了一個國際功夫巨星攜手金牌經紀人和熊貓保育員組成奪“寶”聯盟,與國際犯罪組織展開的奪“寶”大戰的故事,國寶的可愛與成龍的喜感倒是天然契合,希望這次“大哥”能找到這個時代的新觀衆。

同樣在國慶檔上映的還有甯浩的《爆款好人》——這部靈感來自《我和我的祖國》中《北京好人》短片靈感的影片,講述的是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意外走紅,生活工作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而展開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顯然,甯浩想以此反映當下的“網紅生活”,從故事內核上來看與《紅毯先生》一致,只是此次迴歸喜劇效果拉滿,而《北京好人》原班人馬的迴歸,也備受觀衆期待。

陳思誠則繼續回到了開闢“唐探宇宙”的世界,新電影《唐探1900》已經在搭景積極籌備了。正如片名所言,此次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舊金山,圍繞一名白人女子在唐人街被害的案件展開,嫌疑人看似是一名華人男子,但顯然有更多隱情。

值得關注的是,在100多年前,海外中國人的生存更爲不易,兇案引起的社會震盪、種族問題讓故事更爲深刻。而此次的破案主角則換成了中醫秦福和華人阿鬼,目前兩人的扮演者也引起了網友們紛紛探討,他們是否能與“舅甥組合”媲美呢?值得期待!

當然,還有徐崢。雖然目前暫無相關消息,但是在豆瓣的待上映列表中,他有多達10部未上映作品——其實這些導演,從籍籍無名到風光無限,走過的坎坷比我們想象得更多,相信給他們多一點時間,他們又可以帶着新作滿血復活,繼續奮鬥在拍片一線,而作爲觀衆的我們,如果曾經喜歡過他們的作品,那麼就靜待他們的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