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梅:以“小愛”帶動身邊人向上向善
原標題:
第十一批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曾冬梅:以“小愛”帶動身邊人向上向善
南方日報記者 王謝思齊
走進雲浮市雲安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一個穿着稅服的卡通人物立牌引人注目。沿着它指引的方向,“冬梅好人工作室”映入眼簾。
這裡既是全省稅務系統、雲浮市縣區級首個“廣東好人工作室”,又是雲安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局長曾冬梅的辦公室。這間10平方米的房子,孕育着一顆顆志願的種子,它們在稅務系統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近日,曾冬梅獲評第十一批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此前,她還榮獲“雲浮好人”“雲浮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其家庭被評爲“全國最美家庭”“廣東省百戶最美家庭”。她讓“稅務藍”與“志願紅”在雲浮大地交織出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用柔肩扛起家庭重擔
25歲那年,曾冬梅的父親因病去世,她便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她省吃儉用攢錢寄回家裡,用柔弱的肩膀爲八旬奶奶和兩個妹妹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結婚後,她一直與公婆同住。丈夫在部隊的11年裡,她既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顧體弱多病的婆婆和雙目失明的公公,牀前榻後無微不至。
對大多數人來說的“困難模式”,曾冬梅卻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盡心盡力照顧整個大家庭。
提及最難的時光,曾冬梅坦言是公公肺癌晚期的時候。本來就因爲青光眼而雙目失明的他,情緒變得更加不穩定,經常發脾氣摔東西,婆婆的情緒也受到很大影響,經常失眠,身體狀態也不好。
她回憶,有一天晚上,大概凌晨兩三點,她忽然發現小孩渾身滾燙,還沒來得及送醫院,孩子就出現高熱驚厥,全身抽搐,當時她都嚇壞了,緊張到一直髮抖。偏偏這時,婆婆的眩暈症又發作了。
“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天要塌下來了,快撐不住了。”曾冬梅說,當她看到懷裡的兒子,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便強迫自己必須冷靜下來面對,直到兒子和婆婆的狀態都穩定下來。30多個小時不合眼的守護中,她只躲在醫院洗手間哭過一場,轉身便笑着告訴丈夫“家裡都好”。這樣的夜晚,不過是她作爲軍嫂十餘載的尋常片段。生活的重擔,從未壓彎她向陽而生的脊樑。
“有好兒不如有好兒媳”,這句話是公婆對曾冬梅的讚歎,更是浸潤着幾千個晨昏的孝心。
自與公婆同住17年以來,爲了安撫公公暴躁的情緒,曾冬梅時常陪他聊天,給他製造機會“幫點小忙”,鼓勵他堅強面對生活。“和老人在一起,不單是關注吃穿用度,更重要的是給予陪伴和慰藉。”曾冬梅說。
公公過世後,她擔心婆婆孤單,給她添置了智能手機,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她如何使用,每天堅持擠出時間陪她散步、聊天。
“我們常說百善孝爲先,我覺得孝敬父母、公婆是爲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盡力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我心甘情願,也理所應當,更何況我是軍嫂。”這位把困難釀成蜜糖的女子,常常將生活描述得雲淡風輕。
作爲“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曾冬梅深諳“身教重於言傳”的真諦。她引導孩子崇德向善、尊老愛幼,帶領孩子參加“心連心”獻愛心活動。在她的感染下,一雙兒女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先後被評爲“雲浮市最美少年”“雲浮市新時代好少年”以及“廣東省優秀少先隊員”,雷鋒精神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悄然生根。
成立“廣東好人工作室”
2023年,在參加“德耀南粵”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後,曾冬梅久久不能入眠。
在她看來,現場都是心懷大愛的人,而自己做的僅僅是愛家人、愛親人、愛家庭,這些都是分內之事,不足掛齒。後來,她轉念一想,只有手捧小愛,纔有心懷大愛。爲何不組建一支團隊,以“小愛”爲原點構築同心圓,感染帶動身邊人向上向善?
2023年,她帶頭成立全省稅務系統、雲浮市縣區級首個“廣東好人工作室”。其中,“安稅心晴服務熱線”結合稅務主業打造,爲廣大幹部職工進行“心理按摩”和排憂解難,緩解工作壓力,激發工作活力。
同時,設置“辦不成事”受理專線,緊盯納稅人繳費人“辦不成事”事項,做到“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據統計,該專線開設後爲辦稅羣衆解決“難點”“堵點”問題200多個。
日前,雲安區政務服務中心稅務窗口又收到納稅人送來的一面印有“悉心指導、貼心服務”的錦旗,點贊雲安稅務優質服務。
“稅務人員不僅業務熟練,而且態度好、有耐心,有時爲了讓我少跑一趟,還加班爲我辦理事項,這樣的貼心服務讓我非常滿意。”趙女士對稅務窗口人員的服務讚不絕口。
原來,趙女士在都楊鎮開了一家飯店,爲節約經營成本,未聘請財務辦稅人員,因此需要經常到雲安區政務服務中心稅務窗口辦理髮票領取、數電票開具、按期納稅申報等業務,成了自助辦稅服務廳的常客。
因爲不懂財務知識,她常常需要稅務人員幫助。每次趙女士到來,稅務工作人員都會熱情地引導她到自助辦稅區,“一對一”“手把手”輔導其在電子稅務局辦理業務。無論何時,只要趙女士有納稅方面的疑惑,稅務窗口人員都會耐心地爲其解答。
“其實單位就跟家庭一樣,有了‘家長’的帶動,樂於助人的情結便會浸潤到大家的心田。在‘廣東好人工作室’的帶領下,大家變得更加有責任心,時常爲了避免納稅人再跑一次,主動提供延時服務,直至該企業涉稅費事項全部辦結。”曾冬梅說。
鄉間阡陌上的熱心人
身着湛藍色的稅服時,曾冬梅是肩扛“爲國聚財 爲民收稅”使命的崗位標兵;脫下制服後,她又是奔走於鄉間阡陌的“志願微光”。
本職工作外,熱心公益的曾冬梅還打造了“安稅冬梅好人宣講團”“安稅冬梅好人志願服務隊”等志願服務品牌,帶領成員常態化開展“稅務志願+”活動,以行動詮釋“服務人民 助人爲樂”的奉獻精神。
在“冬梅好人工作室”內,有一面梅花圖案勾勒的照片牆,上面展示了她參與各類宣講和志願活動的身影——
作爲巾幗宣講團和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的她,主動深入社區、村委會以及學校,用心述說孝和善的家風故事;帶領“安稅冬梅好人志願服務隊”深入開展綠美雲浮生態建設、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稅惠鄉村行等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愛心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學雷鋒志願服務行”等活動,累計服務近1300小時。
據悉,“冬梅好人來宣法”獲評廣東省優秀普法項目。她所帶領的黨支部被評選爲全省稅務系統示範黨支部,她帶領的稅務分局被評選爲全省首批新時代五星“楓橋式”稅務分局。
“在曾局的帶領下,平常我們會到雲安各個鎮,以‘稅惠+服務’開展行動,爲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送去關愛與陪伴,我們也在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奉獻的喜悅。”同事陳曉瑩說。
其中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令曾冬梅印象尤爲深刻。“安稅冬梅好人志願服務隊”作爲全市志願服務隊的十支代表之一,在“青春雲浮 善作善成”2023年雲浮市新時代集中行動日活動上進行現場交流展示。活動現場,一位阿婆將一袋包子塞到了服務隊成員的手中:“你們吃早餐了嗎?這是我自己做的包子。上次也看到你們開展稅收宣傳活動,我知道你們都是好人,辛苦了!”
想到團隊付出的點滴,原來都被羣衆在心裡記着,曾冬梅深受觸動。她下定決心,要繼續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堅定傳承者,以孝老愛親爲榮,以愛崗敬業爲責,厚植好人文化,以“微服務”提升“大文明”,以“志願行”關愛“身邊人”。
對於年輕的稅務工作者,曾冬梅也有着深切的期望。“許多稅務工作者,都是剛從學校走入社會,一定要扣好第一粒釦子,讓自己擁有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作出更多貢獻,讓青春在藍色稅徽下綻放光彩。”曾冬梅說。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