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行銷/以夢想為核心 組建願景團隊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中小企業在規劃未來展望時,往往以現有資源與條件爲出發點,卻因此受限於既有框架,難以突破瓶頸。但真正能夠凝聚人心、擴大影響力的,並非僅僅是現況的優化,而是以「夢想」爲核心,從願景出發來組建團隊。

一位U型玻璃建材老闆專注於開發高透光、耐震性佳的U型玻璃。然而,由於市場長期以來習慣使用傳統建材,他僅能借由尋找少數願意嘗試新材質的建築師或商業空間設計師獲得零星訂單。即便他在業界獲得多項專業認證,對於業外人士而言,技術細節仍顯得生澀難懂。

直到有一天,他向我介紹一個令人驚豔的案例。高雄某間九層樓醫院,整棟外牆全面採用U型玻璃,夜晚燈光透過玻璃映照,宛如一座發光地標,成爲當地新地標。這個具象化的畫面,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也讓潛在業主立即感受到材料的魔力。

我便建議他,要在對外行銷中自稱「打造地標的男人」,並將目標設定爲「蓋出比高雄醫院更高、更具識別性的地標建築」。如此一來,業主在規劃新案時,不再僅考慮建材功能,而是爲了追求地標效應而主動找上門。同時,我也鼓勵他培養「建築設計團隊」,從單純材料供應商轉型爲「建築美學與結構創新」的整合者,降低對外部夥伴的依賴,並藉此擴大自身影響力與利潤空間。

另一位舞蹈教室老闆經營舞蹈教室多年,雖擁有固定學員,但受限於場地與師資成本,營收始終只能打平。他希望在現有框架外,爲事業注入新動能,於是成立了「熱舞社」,讓學員在教室之外,能有更多展演與交流機會。但在初期,社團規模有限,難以形成顯著商機。

我引導他以「三年後臺灣六都皆有熱舞社」的遠景爲願景藍圖,並從「終局畫面」倒推當前規劃,如此商業模式就從原本的舞蹈教學拓展出三個方向──首先是品牌授權與複製:制定統一課程、標誌與服裝規範,讓每個城市的分社都能快速複製並維持品質。其次,年度舞蹈大賽:三年後舉辦全臺性舞蹈大賽,會員分社導師與優秀學員皆有參賽及展示舞臺。第三,商業變現模式:門票收入、企業贊助、授權教材與場地租賃,以及邀請外國舞蹈名師來臺授課或表演,創造多元收益。

透過這樣的願景,熱舞社以「全臺舞蹈生態圈」爲目標,成爲吸引年輕族羣、企業贊助與媒體關注的焦點,從而帶動教室與社團雙重營收成長。

以夢想組建團隊有三大關鍵。

一、願景具象化:將抽象夢想轉化爲具體案例或未來畫面,讓團隊成員與潛在客戶能夠「看」到、感受到那份熱度與價值。

二、定位鮮明的角色:如「打造地標的男人」或「全臺熱舞生態圈締造者」,透過簡潔有力的角色定位,傳遞核心使命,形成品牌差異化。

三、策略倒推佈局:從終局願景倒推,制定階段性目標與行動計劃,並配合相應的組織架構與資源投入,確保每一步都朝向夢想邁進。

在這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企業主不再侷限於眼前的資源與條件,而是透過「夢想驅動」的力量,重塑自身定位,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與客戶,共同築夢踏實。唯有從願景出發,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並堅持向更高的目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