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掀起“排球熱”
李 貞 張琪贇
最近,一場“村排”比賽吸引了不少網友目光。
8月12日晚,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地流彩·和美鄉村”2025年鄂爾多斯“草原村排”業餘排球大獎賽總決賽火熱進行。賽場上燈火通明,球員們配合默契,騰躍、扣殺;看臺上,觀衆的喝彩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這場扣人心絃的“草原村排”賽事,由當地牧民自發發起。從2018年舉辦以來,逐漸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爲一場能吸引全國各地業餘排球愛好者共同參與的羣衆體育活動,“村排無淡季、場場有主題、大家都參與”的辦賽理念深入人心。
59歲的牧民馬·呼格吉拉圖是鄂爾多斯“草原村排”發起人之一。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看排球比賽。“後來,家裡收入增多了,生活條件好了,空閒時間多了,我藏在心底的那個排球夢,就再次被喚醒了。”
2018年,在馬·呼格吉拉圖所在的昂素鎮,牧民們組建起4支排球隊,大家自發舉辦了第一屆“團結杯”排球比賽。這形成了如今“草原村排”的雛形。到2024年,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政府的支持下,來自內蒙古、寧夏等地的農牧民一起舉辦了更大規模的農牧民排球邀請賽。而今年,這場賽事更是吸引了來自上海、四川、澳門等全國多地業餘排球俱樂部參加。
參賽的排球隊伍裡,球員們的年齡、身份各異。有十幾歲的學生,在假期返鄉期間參加比賽;也有常年務農、放牧的農牧民;還有70多歲的老者。但大家共同的特點是,喜歡排球這項運動。一場場比賽的開展,讓原本分散居住的牧民球員相聚。大家的身體素質更好了,感情也增強了。
名號逐漸響亮的“草原村排”還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觀賽。
“我是一名教師,這次帶了幾名正在學習排球的同學專門到現場感受‘草原村排’的魅力。”來自寧夏的觀衆楊盛虎說,決賽的現場讓大家都覺得震撼、激動,“這就是享受體育的快樂”。
來自上海的排球愛好者宋達說:“我覺得‘草原村排’給了許多普通排球愛好者一個展示平臺。我希望這個賽事能越辦越紅火,以後有更多人在比賽場上試一試。”
中國女排原主教練郎平也是觀衆席上的一員。“去年我第一次來參加咱們‘草原村排’的時候,就被這裡的氛圍吸引住了。”郎平說,在這裡,自己感受到了農牧民朋友在打排球時散發出的開心、快樂和激情。“你能看到大家有發自心底的對排球的喜歡、熱愛。”
“草原村排”的舉辦,促進了當地體育設施的建設完善。截至目前,鄂托克前旗共有排球場地104處,室內場館7處。全旗總共有85個嘎查(村)、社區,其中56個嘎查(村)有標準化的排球場,全旗17座公共體育場和學校體育館免費向社會開放,嘎查(村)、社區農牧民排球體育場地覆蓋率達83%,全旗平均每年舉辦各種規模的排球比賽400餘場。
“草原村排”還爲當地發展賽事旅遊提供了契機。排球比賽與草原文化、美食、特產結合,“以賽扶產、以賽助產”,讓賽事“流量”變成發展“增量”。據統計,今年“村排”活動舉辦期間,鄂托克前旗累計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旅遊收入達3200萬元,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文旅+體育”發展之路。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8月2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