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恐龍與肉食天敵竟是鄰居!蘇格蘭侏儸紀腳印揭密

科學家在蘇格蘭斯凱島查理王子角發現的一對恐龍足跡,屬於距今約1億6000萬年前的肉食性恐龍。(路透)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在1億6700萬年前的在蘇格蘭北部外海的斯凱島(Isle of Skye),體型碩大的肉食性恐龍與獵食對象草食性恐龍竟能共享水源,混居共處,可謂難得的史前和諧場面。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3日報導,愛丁堡大學團隊在斯凱島北端的特羅登尼半島(Trotternish Peninsula)的查理王子角(Prince Charles's Point)研究恐龍足跡,數量至少131個。這些恐龍包括肉食性的巨齒龍(carnivorous megalosaurs),也有頸子很長的草食性恐龍,數量共約20多隻。巨齒龍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的祖先,身長約6公尺;草食恐龍體型是大象的3倍,身長約16公尺。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恐龍足跡的學者提供蘇格蘭斯凱島1億6000萬年前草食恐龍(左)、肉食恐龍(右)於潟湖雜居的想像情景。(路透)

科學家從這些侏羅紀中期的恐龍腳印找出恐龍移動過程。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獵食者」與「獵物」均曾在當地淡水潟湖周邊「閒逛」,類似於如今非洲大草原許多動物聚集在水池周圍的舉動。這些1.67億年前的足跡顯示,肉食與草食的恐龍慣於在潟湖生活,當時草食性恐龍尚未受到肉食性恐龍獵捕的直接威脅;距離潟湖較遠的乾燥地帶則有劍龍屬、禽龍科等草食性恐龍。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5年前愛丁堡大學的師生在查理王子角首度發現3個恐龍足跡,之後陸續有更多發現,這裡因而成爲蘇格蘭全境恐龍足跡最廣泛的地區之一。研究團隊的布雷克斯里(Tone Blakesley)說,當地的恐龍足跡爲科學家瞭解史前恐龍行爲提供了「迷人的洞察點」,讓科學家瞭解恐龍行爲模式、恐龍與環境互動過程,「骨骼化石無法提供這些訊息」。

查理王子角是以1746年經歷卡洛登戰役(Battle of Culloden)逃避英國人追殺至特羅登尼半島尋求庇護、世稱小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的查理王子命名。查理王子是1715年繼承英國王位的蘇格蘭人詹姆士斯圖亞特(James Stuart)之子,當時他僞裝成女僕躲避乘船抵達斯凱島海岸,上島藏匿一陣時日後逃往法國。

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 Brusatte)說,「查理王子角」是蘇格蘭歷史與史前時代歷史融合之地:「試想,當年查理王子逃命的時候,也許正循着當年恐龍的腳步呢,多令人驚歎。」斯凱島40年來已陸續出土重要的化石,包括1億6600萬年前體型如小馬的恐龍,還有侏儸紀最大的翼龍(Dearc sgiathanach)化石,年代距今約1億7000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