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短線傳產股擔綱撐盤要角
加權指數1140303(日線圖)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1月新增就業低於預期但前兩月大幅上修、失業率意外下降,勞參率上升至62.62%,略同於市場預期(62.5%);非農就業增加14.3萬人,大幅低於市場預期(17.5萬);失業率月減0.07個百分點至4.01%,低於市場預期(4.1%)。1月各產業的新增就業人數廣泛放緩,其中休閒餐旅新增就業減少最多,運輸倉儲業則因拉貨潮褪去而表現次弱,中低階勞工就業市場較爲疲弱,勞動市場正溫和放緩。
1月美國CPI月增率從0.4%加速到0.5%,高於市場預期的0.3%;年增率從2.9%加速到3.0%,超過市場預期的3.0%;核心CPI月增率從0.2%加速到0.4%,高於市場預期的0.3%;年增率從3.2%加速到3.3%,高於市場預期的3.1%,澆熄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預期。
2月密大信心指數初值下挫至67.8(前值71.1),創15個月新低,當中消費者對於當前與未來狀況看法皆同步下修、耐用品購買信心亦走弱12%,加上2月密大顯示消費者對一年內通膨預期意外飆升至4.3%(前值3.3%),通膨預期大幅提升。
臺灣1月出口387.1億美元,爲歷年同月次高,年增4.4%,1月出口雖適逢春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主要貨類外銷普遍下滑,但受惠於AI等創新應用商機熱絡及客戶端提前拉貨兩大因素助長,1月雖逢傳統淡季,但卻「淡季不淡」,出口仍較上年同月增16.3億美元,年增4.4%,其主要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125億美元佔最大宗,較上年同月增30.7億美元,年增32.6%。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若將1及2月相加,平均年增約有9.7-11.5%,2月可望續紅。但去年3月出口額達418億、基期較高,3月的出口額年增率可望趨弱。
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未來通膨預期升至4.3%,服務業PMI首度跌破50,美國經濟增長核心開始鬆動,市場開始質疑企業獲利能力。從美國公佈的CPI與PPI可知,1月CPI與PPI漲幅雖然加快,但PPI的年增率卻連續第四個月超過CPI,爲2022年來首見。
投資建議:臺股2月行情主要受到俄烏戰爭即將結束帶動傳產需求、川普晶片關稅4月起實施及輝達法說等影響市場波動,臺股類股指數中,傳產類股表現優於電子,其中鋼鐵、水泥、航運及油電燃氣等族羣表現優於大盤。
受臺積電及半導體晶片類股受到川普課稅影響,電子指數差於加權報酬指數表現,而AI族羣雖有輝達法說利多加持,但市場仍對AI需求調整存疑,使得AI電子個股並未達到撐盤表現,預期3月臺股指數受到聯準會持續停止升息、川普關稅疑慮及俄烏戰爭收官影響,預期傳產表現仍持續優於電子,但短線電子跌深有利於下旬GTC大會帶動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