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胞妹的電池之路,纔開始!
有人說做生意是要靠頭腦的,而這種頭腦是與生俱來的。開始我不信,直到最近幾年接觸了不少生意人,發現確實他們都具備某種說不清楚的“商業天賦”,要比普通人更容易賺到錢。
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曹芳旗下的動力電池企業正力新能港交所主板上市,再次印證了這種“家族生意頭腦”的邏輯。
正力新能的業務非常清晰,就是爲新能源車企研發和生產動力電池。
和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一樣,公司遊走於汽車產業鏈上,努力成爲大廠的核心供應商。
其背後的福耀系影子非常濃郁:曹芳曾經掌控福耀玻璃的銷售部門,是老曹的左膀右臂。而總經理陳繼程曾經是福耀的副總經理。上述兩位的持股佔比約65%,且曹德旺本人也通過旗下公司間接持股,但比例不高。
很顯然,有了福耀玻璃這顆大樹,公司雖然成立不久,但可以在汽車產業領域獲得較多的資源以及前期發展機遇。公司2021~2023年,連續虧損合計達27.12億元。關鍵的上市前一年2024年強勢扭虧,實現淨利潤達9101萬元,或多或少得益於福耀光環下銷售額的穩定增長。當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原主要客戶威馬公司出現重大經營問題,導致公司在2022年虧損激增。
隨着威馬事件的影響出清,公司盈利能力迴歸穩定。
不過,動力電池是一個非常非常卷的賽道,中國企業雖然整體有優勢,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在有點過剩產能的低層次電池汪洋中獲得存活機會的,對於歷史較短的正力新能源來說更是如此。
當前公司的主要客戶非常集中,2024年銷售收入的前五大客戶佔比達到86.7%。雖然據披露這些企業可能包含了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龍頭主機廠,但一旦其中某一家銷售出現問題,對公司的影響會很大。這是典型的集中度風險。
面對上述這些,公司的主要應對是兩個:
首先是“押注”磷酸鐵鋰電池在未來的發展前景。2024年公司磷酸鐵鋰電池的銷售額佔比是三元電池的2.43倍。從2022年開始,磷酸鐵鋰電池憑藉着成本低,熱穩定性強,以及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持續接近三元電池,在國內整體佔比快速提升。2024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佔比已經高達74.4%。
其次是堅持自研技術。尤其是在磷酸鐵鋰新技術上,公司已將產品整體能量密度提高到190Wh/kg,也就是大幅提高了電車的行駛里程;同時公司磷酸鐵鋰電池的快充實現了4C平均快充能力,也就是在15分鐘內充電80%。以上兩個參數一向是磷酸鐵鋰相對三元鋰電池吃虧的地方,公司研發下的功夫恰到位。
去年公司電芯產品的設計總產能爲25.5GWh,而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爲9.9GWh,市佔率爲1.8%,排在全國第九。預計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約10億港元將會被着重投入到產能擴張和研發上。可見,公司如果盲目擴張產能,下游銷售一旦遇阻,壓力會很大。所以說上市募資成功遠不是最終的勝利。
公司的道路還很漫長,在福耀的光環之下,面對強敵環伺,行業巨頭展現巨大研發和成本優勢的當下,或許只有從顛覆性技術上找到突破口,才能獲得持久的增長力。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