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五角星的楊樹枝

“歡迎八路軍”

首戰平型關

伏擊雁門關

火燒陽明堡

八路軍出師的三次戰鬥

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1937年

八路軍總部南移來到山西武鄉時

人們排起長隊,夾道歡迎

高呼“歡迎八路軍”

“歡迎抗日軍”

在武鄉王家峪,八路軍爲鄉親們打井解決用水問題,時至今日,這樣的井仍被完好保留。

駐紮在王家峪時

八路軍總部在磚壁駐紮期間,在指揮整個華北抗戰的同時,還發動將士開荒生產,幫助羣衆修池築壩、打井抗旱。這個蓄水池被老百姓深情地稱爲“軍民池”。

日寇經常來根據地掃蕩

在武鄉王家峪,這是朱德在1940年開展的植樹運動中親手栽下的白楊,被人們稱爲“紅星楊”。

今時今日

圖爲紅星楊樹枝截面。在王家峪,遊客們在現場爭着誰的紅星楊更規整,宛如一羣孩子。

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八路軍的一言一行

“八路軍國難當頭宣傳抗日,打日本、救中國,他們說話又和氣,不打人也不罵人,不抓雞也不趕鴨,他們幫助老百姓挑水,打掃衛生……我就報名參軍了。”

98歲的八路軍老戰士李金水。

在武鄉

萬萬千千這樣的羣衆

和八路軍一起

總部裡的必勝密碼

八路軍自1937年

14萬人的縣城

有9萬多人蔘加了各種抗日救亡組織

14600人光榮參加八路軍

來源:新華網,作者/攝影:於楊

本期編輯:胡程遠、方梓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