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日月潭魚虎球現蹤月餘 電撈量竟掛蛋...南投縣府曝2狀況陷困境

魚虎球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讀者提供

日月潭遭魚虎入侵,夏天進入繁殖期,幼魚會集結成「魚虎球」羣體獵食,南投縣府每年派員電撈防治;但今年電撈啓動至今已月餘,業績卻掛蛋。縣府坦言,今年魚球多躲近岸邊隱密處,有時獲通報可到場時已不見魚蹤,作業困難而影響成效。

縣府指出,學名「小盾鱧」的魚虎疑遭人放生日月潭,由於成魚體型大、食性兇猛,每年5、6月爲築巢交配期,其魚卵入夏後陸續孵化,幼魚會在成體護幼下,集結成魚球出動獵食,成爲潭區強勢外來種,嚴重威脅潭內本土魚類的生存環境。

爲防止魚虎在日月潭繁衍擴散,縣府爲此與清大團隊、漁民合作加強捕捉防治,尤其在夏天啓動電撈作業,一發現魚球現蹤展開電撈防治,藉此抑制族羣擴大。而每年電撈總量從數萬只到數千只不等,以2023年撈破3.5萬尾幼魚數量最多。

據瞭解,今年魚虎球大約在8月前後即在日月潭現蹤,縣府獲報後也於從8月啓動電撈防治作業,但防治人員巡潭電撈已執行月餘時間,電撈總量至今竟仍是「掛蛋」,等於1尾魚虎寶寶都沒有抓到,讓衆人跌破眼鏡。

縣府表示,今年電撈防治循以往作業模式,由工作人員開漁筏巡查,雖有發現魚虎球,但因近潭畔岸邊且躲藏在枯枝倒木隱密處,船筏難以靠近致無法電撈;期間也獲漁民或釣客通報有魚球,但抵赴後多已不見蹤影,而作業困難也影響成效。

但縣府也強調,魚虎目前仍正值繁殖期,因此日月潭電撈防治作業將持續進行,後續將加強巡查儘可能移除魚虎球,達到壓制其族羣數量,避免強勢外來種族羣再增加擴大,影響潭內曲腰魚、奇力魚等原生種魚類生存,以維護潭區生態平衡。

日月潭魚虎球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日月潭一等高」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