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者多人留言“謝謝成都”

來源:中國青年報

8月15日,35歲的郭丹走出輪滑場地,驚喜地看到曾經和她一起征戰賽場的隊友們等在場邊,手裡拿着一張拍攝於2013年的照片——照片上,23歲的她胸前掛着閃閃發光的金牌,身披國旗,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世運會留下了最珍貴的領獎臺回憶。

如今,在成都世運會的女子輪滑賽場上,郭丹是輪滑隊年齡最大的“大姐姐”。除了參加比賽,她還兼任中國輪滑隊教練一職。對她而言,這次的世運會記憶和12年前截然不同,但同樣彌足珍貴。

“這次作爲隊裡的老將兼教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和年輕的隊友們互相鼓勵。”郭丹說,“經歷‘輪轉冰’與退役,再回歸訓練場,我面臨着很大的考驗。但年輕的隊友們‘推着我走’,才讓我們最終一起站上賽場。而身兼教練,讓我身上又多了一分‘引導’的責任。”

同爲老將,美國腰旗橄欖球隊隊長、44歲的四分衛瓦尼塔·克魯奇帶着贏下比賽的決心再次踏上世運會賽場,但美國隊在決賽再次輸給了勁敵墨西哥隊。“我們打了一場很好的比賽,雙方都很強勢,但這就是比賽,有輸有贏。”她說。

“我們得接受,很多時候你已經比不上年輕人了,這是這次比賽我最大的感受。”另一名輪滑賽場上的老將、32歲的瑞士人利維奧·溫格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在男子輪滑場地賽1萬米淘汰賽中,他領先至倒數第4圈,最後以毫釐之差輸給了22歲的哥倫比亞選手胡安·曼蒂拉。

在利維奧看來,“輸給年輕人”對老將而言並不遺憾。“當參加了足夠多的比賽、經歷了足夠多的傷病與考驗,你就會發現,站在賽場纔是最重要的。”他說,“我們身體素質或許不如從前,但經驗與熱愛讓我們還站在這裡,這就是一種勝利。”

國際賽場上,郭丹、瓦尼塔、利維奧這樣經驗豐富的選手,正是年輕運動員追趕的目標。加拿大腰旗橄欖球隊的勞拉·莫利瑪德今年只有21歲,作爲隊伍裡最年輕的選手,這是她的第一屆世運會,也是她汲取比賽經驗的途徑之一。

“在這次世運會的賽場上,我見到了全世界打腰旗橄欖球打得最好的女生,很多是以前比賽中沒遇到過的。”勞拉說,“和她們比賽,我學到了不少很特別的東西,像進攻跑位、閱讀防守思路,很多都與我平時的俱樂部球隊不一樣。”

“皮艇球的國際性比賽並不多,能在成都世運會與全世界的皮艇球選手相遇,對我而言太重要了。”來自意大利的羅伯塔·埃爾莎·卡塔尼亞今年32歲,皮艇球是她堅持多年的業餘愛好。她表示,自己不是專業運動員,在競技上“可能會有欠缺”,但世運會有不少專業的皮艇球運動員,“和他們一起比賽,能讓我更深一步理解皮艇球、理解體育比賽。”

由於項目“小衆”,在世運會賽場上,像羅伯塔這樣的業餘運動員還有很多。阿根廷女子沙灘手球運動員盧西拉·巴爾薩斯在醫院工作,她的隊友弗洛倫西婭·加洛則是一名20歲的在校大學生。弗洛倫西婭說,她現在是一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作爲學生能參加世運會這樣的頂級國際比賽,多麼神奇!”“我們是醫生和學生一起拿了世運會金牌。”盧西拉說,“平時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忙,是‘普通人’。世運會讓我們‘普通人’也有機會登上世界舞臺、參加頂級體育比賽,簡直是太奇妙了。”

盧西拉表示,她以前想過來中國旅遊,但中國與阿根廷距離太遠,幾次計劃都無奈作罷。“如果不是世運會,我可能要很久以後才能來中國。”盧西拉說,“成都這座城市太棒了,美食、文化,還有霓虹燈,看得我眼花繚亂。”

本次世運會,主辦方在世運廣場、世運村等區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互動體驗、“漢語橋”中文學習互動體驗區、運動員露天派對等,成爲外國運動員在賽場之外的另一番珍貴體驗。

8月17日舉行的一場世運會賽後新聞發佈會,啦啦操花球項目金牌得主、美國運動員西德尼·馬丁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比賽之外,她們的經歷前所未有。“我們看到了大熊貓,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時刻。”她說,“坐船遊城、吃火鍋、看川劇變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來之前所沒有想到的,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裡的場館、運動員村,完全是奧運會級別的,讓我很震撼。”巴西男子浮士德球隊隊長加布裡埃爾·赫克說,“無論是天府公園的球場,還是世運村的基礎設施,都太‘高級’了。”

“成都的輪滑場館太棒了,我爲在這裡舉行的比賽感到非常高興。”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在考察成都輪滑運動場館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不止是場館與基礎設施,來自四川本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衆,也用一聲聲吶喊感染了賽場上的運動員。“在這裡比賽的感覺太棒了。”法國男子皮艇球隊隊長巴蒂斯特·科塔告訴記者,“游泳館裡的氛圍非常好,每當我們進球、或者有攻防動作時,觀衆就會爲我們歡呼尖叫。”

世運會團隊飛盤銅牌得主、來自法國的利森·博爾諾特則注意到了看臺上“拖家帶口”的中國觀衆。“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觀衆來看比賽。”利森說,“我看到很多人是全家來到賽場,他們和我的家人一起,爲所有運動員歡呼。這裡的熱情與鼓勵讓我們在賽場上更進一步,贏下了寶貴的銅牌。”

世運會室外輪滑賽場,巴拉圭選手胡里奧·米雷納在男子輪滑公路賽1萬米淘汰賽中贏得了該國的首枚世運會獎牌,這讓獨自代表巴拉圭參賽的他感到莫大的幸福。“我的家人、隊友都在千里之外,這次只有我一個人代表巴拉圭參加比賽。感謝中國觀衆的支持。謝謝!”——成都世運會的“運動無限,氣象萬千”,已經體現在這一句用中文說出的“謝謝”當中。

本報成都8月1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梓昂 記者 樑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08-18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