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數據:今年迄今關稅收入達466億 同比增46.3%

海關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上週爲止,美國今年關稅收入爲466億元,比去年同期高出46%。圖爲邁阿密機場的空運貨櫃。(歐新社)

根據財政部數據,因爲川普總統的激進新關稅,截至本月8日,今年聯邦政府由貨物進口稅收得的收入爲466億元,同比去年要成長46.3%;但是想如川普政府官員主張的,用關稅來取代所得稅,還有很大差距,去年聯邦所得稅收入爲2.4兆元。

Politico政治網站11日報導,關稅收入同比增加147億元只是大局的一部分,因爲隨着貿易模式轉變、企業尋求降低供應鏈成本,關稅收入增幅將趨於平緩。

隨着川普想改變全球現況,有很多事情必須觀察。衆人十分關注他的關稅起手式,針對數十個國家宣佈一系列極高的「對等關稅」,但旋即暫緩實施,只是川普設下的貿易障礙爲100年來所未見。因爲川普與中國針鋒相對地提高關稅,目前對第三大貿易伙伴的中國,其進口商品稅率來到145%。

追蹤接下來數週、數月的聯邦歲入,有助於瞭解目前的局勢。使用賓州大學的「賓大華頓預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可以清晰地分析財政部每工作日公佈的原始數據,讓衆人得以找出線索,瞭解川普關稅重塑的貿易流動,還有爲美國國庫賺進多少錢。

一些主要進口商選擇每個月申報自己的關稅收入一次,如此單日關稅大增就成爲很好的落後指標,得知美國比起以往,關稅收入是增或減。今年4月底關稅收入大增,比去年同一日要增加68億元。

整個月關稅收入增加,很可能是新關稅政策的產物;美國進口大增,所以在短期內收入更多關稅。各公司趁川普調升關稅生效前,匆匆囤貨,進口商品遠多得多。

由負面來看,今年單月關稅收入減少,可能就是警訊,瞭解新的關稅機制不再能產出聯邦政府主張的那種關稅橫財;若一連幾個月如此,情勢就愈發明顯。

關鍵點在觀察兩個年度之間的差距,假如貿易成長,美國就繼續收到更多關稅收入,速度也更快,模型給的曲線會往上走。

另一方面,關稅收入減少意味貿易減緩。假如川普關稅生效後,每天關稅收入都下降,那麼總收入短期內可能還高於去年,但長期下來兩個年度關稅收入的差距就會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