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4大計劃 追討國有佔用地

財經熱門

財政部預計2026年起將推動4大中長程計劃,包含加強清理被佔用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第3期,預計6年內將可收取的權利金、租金及補償金達276.6億元;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劃;強韌雲端發票平臺計劃;小型X光檢查儀汰購計劃。

4大中長程計劃規畫執行期間在3到6年不等,其中最大規模的中長程計劃爲「清理被佔用國有非公用不動產」,6年內規畫經費11億2100萬元,從2026年到2031年要完成23萬筆被佔用土地、469棟(戶)被佔用的房屋等清查作業。

據評估,收回被佔用的土地及房地可以透過出租、標租、改良利用與委託經營活化,6年收益合計276億元,配合國家政策撥用、配合提供興辦社會住宅等。

促參司推動「協助各機關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劃」,爲期4年到2029年,總經費5億2590萬元,用於激勵獎助、檢討及精進管理,目標效益是2026年的招商成功率要達56%。

財資中心的「電子發票整合平臺永續維運及韌性強化計劃」,爲期5年總經費約10多億元用於強化電子發票平臺的韌性,計劃繼續導入零信任架構身分鑑別機制,甚至擴及各個登入的設備強化資安;另外開放民間業者申請介接應用程式介面(API),開發更多元加值服務。

關務署則推動「小型X光檢查儀汰購第2期計劃」自2016年到2018年3年內要汰購61部X光檢檢查儀,建置於基隆關、臺北關及高雄關的旅客通關單位、國際快遞、貨棧及郵包處理,總經費需要3億26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