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重返英國母校LSE 「在LSE學會了聆聽與我不同的意見」
▲蔡英文重返英國母校LSE。(圖/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出訪歐洲,18日返回她的母校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蔡英文表示,在LSE的歲月,大幅提升了她的英語能力與溝通技巧。她學會了批判性思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聆聽,特別是對那些與她意見不同的人。她說,這段經歷,讓她能夠成爲一位稱職的貿易談判代表,爲她之後在學術與政治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蔡英文表示,能夠在擔任總統八年之後還能回到LSE,對她而言意義非凡。她說,曾經在這裡,遇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與教授,非常享受這裡多元且充滿活力的學術氛圍,也很珍惜那時候我們對於國際與各自國內議題的深入討論。
蔡英文指出,她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是羅斯伯裡大道(Rosebery Avenue)宿舍的廚房。雖然宿舍一樓有食堂,但每層樓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學生們可以在那裡泡茶、吃點心,甚至煮一碗熱湯,也就是在那裡,她遇見不少有趣的人,他們的知識往往是她所陌生的領域,和他們對話、向他們學習,是她在LSE最難忘的經驗之一。
蔡英文說,在LSE的歲月,大幅提升了她的英語能力與溝通技巧。她學會了批判性思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聆聽,特別是對那些與她意見不同的人。她說,這段經歷,讓她能夠成爲一位稱職的貿易談判代表,爲她之後在學術與政治上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蔡英文表示,今天她以「在重塑秩序的時代:臺灣作爲穩定力量的角色」爲題,跟學弟妹分享,臺灣能夠走過每一次全球貿易危機的原因之一,是臺灣從未倒退到保護主義的思維中。相反地,我們選擇鞏固經濟基本面,強化產業競爭力。
蔡英文指出,在每一次關鍵轉折點上,臺灣政府都大量投入於人力資本與基礎建設,並積極刺激內需、提升經商環境與國際競爭力。同時,政府也大力支持企業自我升級、重新定位供應鏈角色,提升整體韌性與效率。
蔡英文表示,正是這種積極面對挑戰的態度,使臺灣能夠在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的競爭時,另闢蹊徑。當中國企業以政府補貼進行削價競爭時,臺灣企業選擇不參與「價格戰」,而是致力於在全球供應鏈中,成爲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提供者。
蔡英文說,這種策略,也就是常說的「隱形冠軍」策略。臺灣企業專注於利基市場,在這些領域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最可靠的服務,成爲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她強調,如今,臺灣已是世界上「隱形冠軍」密度最高的國家。當然,也有一位不那麼「隱形」的冠軍,那就是我們的半導體產業,特別是臺積電,在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中扮演關鍵角色。
蔡英文指出,臺灣過去因應全球貿易體系多次調整的經驗,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應對目前美國政府以關稅爲手段、希望縮小貿易逆差的政策。她相信,現任臺灣政府將全力以赴,積極與美國展開建設性對話,協助產業調整,維護國內經濟與金融穩定,讓臺灣繼續保持競爭力,並持續對全球貿易體系作出貢獻,成爲世界可靠的夥伴。
蔡英文強調,臺灣不僅可以,而且應該在尋求全球新平衡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臺灣已經在多次動盪時刻中展現出韌性,並證明我們是值得信賴的夥伴。最後她說,要感謝LSE給她機會再次造訪,重溫學生時期常去的地方,品嚐倫敦道地的酒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