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LSE演講:臺灣是全球供應鏈關鍵 推動AI未來實現
前總統蔡英文回英國母校,倫敦政經學院演講。(蔡辦提供)
前總統蔡英文在英國回到她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接待她的是即將上任的法學院院長,開場便介紹蔡英文是LSE法學博士畢業生,針對過去關於其學歷造假的質疑做出澄清。蔡英文在演講中表示,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將是推動AI未來實現的重要力量。
面對全球貿易秩序面臨的動盪,蔡英文表示,歷史證明,唯有多邊體制,才能爲全球提供長久的解方。也就是說,唯有主要利益關係者通力合作、採取協調行動,才能重塑全球貿易的架構,建立一個更爲平衡與永續的新秩序。
要重建這個多邊架構,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全球經濟不會因爲這些過程而停下腳步。目前由美國主導的雙邊談判,已對世界貿易格局產生實質影響。
她說,作爲一個高度開放、對貿易極爲依賴的島嶼經濟體,臺灣對全球貿易體系與金融市場的變化特別敏感。在過去幾十年中,臺灣歷經多次全球危機。但每一次,不僅化危機爲轉機,更進一步推動轉型與升級,讓經濟體質更爲強健,並增強對外部衝擊的抵抗力。
蔡英文認爲,臺灣能夠走過每一次全球貿易危機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從未倒退到保護主義的思維中。相反地,我們選擇鞏固經濟基本面,強化產業競爭力。
她說,在每一次關鍵轉折點上,臺灣政府都大量投入於人力資本與基礎建設,並積極刺激內需、提升經商環境與國際競爭力。同時,政府也大力支持企業自我升級、重新定位供應鏈角色,提升整體韌性與效率。
正是這種積極面對挑戰的態度,蔡英文說,使臺灣能夠在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競爭時,另闢蹊徑。當中國企業以政府補貼進行削價競爭時,臺灣企業選擇不參與「價格戰」,而是致力於在全球供應鏈中,成爲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提供者。
這種策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隱形冠軍」策略。臺灣企業專注於利基市場,在這些領域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最可靠的服務,成爲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如今,臺灣已是世界上「隱形冠軍」密度最高的國家。她說,從紡織品、滾珠螺桿、條碼印表機,到手機鏡頭,臺灣企業都有領先優勢。當然,我們也有一位不那麼「隱形」的冠軍,那就是我們半導體產業,特別是臺積電,在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中扮演關鍵角色。
蔡英文說,臺灣過去因應全球貿易體系多次調整的經驗,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應對目前美國政府以關稅爲手段、希望縮小貿易逆差的政策。我相信,現任臺灣政府將全力以赴,積極與美國展開建設性對話,協助產業調整,維護國內經濟與金融穩定,讓臺灣繼續保持競爭力,並持續對全球貿易體系作出貢獻,成爲世界可靠的夥伴。
她強調,臺灣不僅可以,而且應該在尋求全球新平衡的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臺灣已經在多次動盪時刻中展現出韌性,並證明我們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憑藉我們在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伺服器、次世代資通訊產品等關鍵領域的不可取代性,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將是推動AI未來實現的重要力量。
除了面臨全球貿易秩序再平衡挑戰,我們也同樣面對愈發嚴峻的安全環境。當貿易與安全雙方面臨壓力時,對於我們這些民主國家來說,確保民主制度的效能與社會的團結更加重要,這需要我們共同加強整體的「韌性」。
對臺灣人來說,「韌性」絕非只是一個口號。她說,我們非常清楚,當面對試圖利用我們經濟與政治弱點的外部勢力時,「韌性」長期以來就是我們最堅實的防線。
除了經濟挑戰之外,我們的人民也曾經歷過長期威權統治的陰影。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外部威脅與威嚇更是日趨強化。但臺灣人民並未因此而退縮,相反地,我們正是透過這些經驗,來強化我們自身的韌性。
她說,在她主政八年任內,儘管來自中國的威脅日益升高,臺灣仍以審慎且負責任的方式來處理兩岸事務,致力於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穩定。而這一切的成就,是建立在我們持續推動社會韌性建設基礎之上,並非靠犧牲我們的民主與自由來換取政治讓步。
蔡英文強調,我們正處於全球秩序劇烈轉變的時代,過去習以爲常的許多事物,都正在被挑戰與重塑。但即便身處於不確定的年代,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民主、韌性與夥伴關係,將是我們面對未來最堅固的基礎。
她並再次強調,無論面對何種威脅與脅迫,都無法動搖臺灣參與國際、貢獻世界的決心。臺灣始終準備好與全球民主夥伴,在彼此關心的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的進步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