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會面立陶宛議員 感謝支持並盼持續深化關係

前總統蔡英文出訪立陶宛,10日晚間出席晚宴與立陶宛友臺議員交流。她致詞時感謝立陶宛對臺灣的堅定支持,並強調兩國共享自由民主價值,期盼雙方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並共同促進全球和平。

立陶宛國會友臺小組主席巴洛諾瓦(Ruslanas Baranovas)在晚宴致詞中表示,立陶宛多次遭外來政權統治,直到再次重獲獨立,如今成爲歐盟與北約的一員。因此,立陶宛人民深知歷史與國際事務的重要性,也瞭解臺灣、香港與烏克蘭等地的命運,同樣牽動着其他國家的歷史與未來。

他強調,俄羅斯的威脅並未遠離,今日的立陶宛有新的使命,那就是支持烏克蘭,並提升自身實力以威懾俄羅斯的侵略行動。

巴洛諾瓦提到,這樣的支持不只爲了立陶宛,也爲了烏克蘭的各個城市。他表示,希望能將烏克蘭納入民主國家的大家庭。

他並指出,臺灣也面對類似挑戰,例如中國持續對臺文攻武嚇,不僅質疑臺灣存在的正當性,還派軍機在臺灣周邊繞行,甚至在菲律賓海域插旗佔島。他認爲,這種行爲無法接受。

巴洛諾瓦說,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歷史與信仰,立陶宛將持續捍衛這樣的權利。

他也特別緻贈象徵立陶宛文化的琥珀給蔡英文,並指琥珀是海底松樹樹脂經歷數千年所形成的珍寶,有時還會保有遠古昆蟲遺留痕跡。他雖未能爲琥珀找到最貼切的隱喻,但希望這份禮物能成爲蔡英文此行的美好回憶。

蔡英文隨後致詞表示,自己過去在臺灣曾接待多位來自立陶宛的友人,這次能親自來訪,感到非常高興。她說,立陶宛是一個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的國家,人民堅韌勇敢,這讓她對這趟訪問充滿敬意。

她指出,儘管臺灣與立陶宛相隔萬里,卻都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兩國皆有強勢鄰國威脅安全,但雙方都選擇堅守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價值。

蔡英文說,雖然臺灣與立陶宛地理位置遙遠,卻因相似處境與信念而成爲朋友,「我相信,當我們彼此愈加認識,就會成爲更好的朋友,也會成爲守護民主的夥伴」。

她並感謝巴洛諾瓦與所有議員的支持,也感謝立陶宛政府與人民對臺灣的堅定聲援,及在民主價值上的共同努力。

她說,臺灣與立陶宛有共同的自由、人權與法治信念,也有類似歷史經驗,在面對威權鄰國的挑戰時不曾退讓。近年來,雙方透過貿易、科技、教育等合作建立深厚友誼,其中最有意義的就是民主的團結。

蔡英文指出,立陶宛已向世界證明,即使是小國家,在原則與道義的引導下也能發揮影響力,「在地緣政治挑戰與威權勢力當下,臺灣會與立陶宛站在一起,堅守民主理想」。

她強調,相信臺灣與立陶宛會持續合作,讓民主蓬勃發展,併爲世界帶來更和平與公義的未來。她也期待雙方關係持續深化,臺灣能夠得到更多支持,兩國合作更加密切。

除了巴洛諾瓦,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莫圖扎斯(Remigijus Motuzas)、前友臺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另譯:馬瑪竇)、前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帕維里奧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另譯:帕季格)等多位友臺議員也到場與蔡英文共享晚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