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銀合作強化協同方能雙贏

來源:經濟日報

在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財務公司與銀行之間深度合作的重要戰略價值日益凸顯。財務公司主要服務於企業集團內部,以資金集中管理、風險管控爲主,而銀行則擁有廣泛的市場基礎和專業化的金融服務能力。這種優勢的差異使雙方在實踐中形成了明顯的互補關係,資源共享與合作共贏已成爲發展的必然選擇。

財務公司和銀行之間的合作互補體現在戰略與業務定位的差異化上。財務公司專注於集團內部資金管理,關注內部資金運作效率和風險控制,銀行則面向廣泛客戶羣體,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多樣化金融產品創新能力。雙方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了整體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

然而,財銀合作在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也面臨着一些現實困難和挑戰,需要雙方攜手解決。首先,戰略協同不足的問題亟須解決。目前一些財務公司與銀行合作缺乏戰略層面的深度溝通和長遠佈局,合作多停留在業務層面。這需要財務公司和銀行共同制定中長期戰略合作規劃,建立常態化的戰略溝通機制,明確雙方目標、職責與合作路徑,形成全面深化合作的長效機制。

其次,業務協作中的規範性和有序性還存在不足。財務公司和銀行在具體貸款業務、資金定價、服務標準等方面存在競爭和矛盾,容易產生業務衝突與效率降低的問題。爲解決這一問題,雙方應進一步完善規範化合作模式,加強業務標準和定價機制的協調溝通,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和合作規則,以制度化方式保障合作順暢推進。

再次,信息共享水平仍有待提升。財務公司和銀行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夠完善,客戶信息、風險數據等重要信息交互效率低,存在數據安全隱患。這需要雙方通過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協議,明確數據共享的權限範圍和使用標準,同時依託先進的信息科技手段,共建高效、合規的信息共享平臺,切實提高信息共享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例如,在實踐過程中,聯通財務公司與中國銀行成功搭建了全球司庫體系,通過創新逆時區資金劃轉與跨幣種資金池管理,有效提升了境外資金管理效率。通過銀企系統直連和跨境資金池建設,雙方實現了信息共享和資金實時集中管控,既提高了財務公司的資金運作效率,也幫助銀行深入理解企業的國際化業務需求,開發更具針對性的金融服務產品。

未來,財銀合作需要在戰略協同、規範化業務合作和數據安全建設方面持續發力。雙方要進一步深化戰略溝通與頂層設計,明確合作的中長期目標,加強信息科技建設,共同搭建安全高效的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業務的深度融合。財務公司與銀行的合作形成協同效應,不僅有助於各自業務的成長,更能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經濟日報記者 武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