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高瓴清倉蓬勃生物,金斯瑞接過“燙手山芋”
金斯瑞(1548.HK)已確認此前與高瓴資本達成的3億股A類優先股交易已正式完成交割,交易對價爲2.251億美元(約17億港元),交易後金斯瑞對蓬勃生物的持股比例增至85.09%。
蓬勃生物是金斯瑞下屬主營CDMO業務的公司,客戶覆蓋從小型Biotech到大型藥企。高瓴資本退出意味着什麼?
蓬勃生物出路在哪?
本次交易前,金斯瑞直接及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Probio BVI間接持有蓬勃生物71.72%股權;交易後持股比例上升至85.09%,蓬勃生物仍爲其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此次回購,金斯瑞雖非主動發起方,但管理層強調此舉將有助於“提升運營效率、強化協同效應”。
2021年8月18日,高瓴以1.5億美元(約12億港元)投資蓬勃生物,並獲配認股權證。按這次交易價格測算,高瓴收益率約40%,在VC/PE領域並不算突出,且其間未行權增持,顯示其對該項目後續增長空間或存在疑慮。高瓴此次清倉很可能源於對賭協議觸發,需按事先設定價格退出。
值得關注的是,交割後蓬勃生物總股份結構中,除金斯瑞外,B輪投資者持有2.55%,C輪其他投資者持有12.36%,並預留310,588,235股限制性股份用於員工激勵計劃,但截至公告日尚未配發。若未來員工激勵股份全部發出,金斯瑞持股比例將稀釋至74.75%,仍保留絕對控股地位。
事實上,在進一步收購之前,蓬勃生物業績已經出現下滑。2024年,金斯瑞CDMO業務(也就是蓬勃生物)營收爲9502萬美元,同比下降13.2%;毛利爲1438萬美元,毛利率降至15.1%;經調整經營虧損擴大至4337萬美元,顯示階段性盈利承壓。主要原因包括CDMO全球行業週期性放緩導致價格下行、新建產能利用率低,以及北美市場擴張帶來的人員及行政成本上升。
業績高光之後
2024年10月18日,金斯瑞因不再控制傳奇生物,產生一次性賬面利潤約30億美元,主要來自傳奇在市場估值與金斯瑞持股價值之間的差額收益。由此,金斯瑞2024年淨利潤高達28.55億美元,上年同期則爲虧損3.55億美元。
傳奇生物依託與強生(Janssen)的合作,成功打造了市場上最暢銷的BCMA CAR-T產品CARVYKTI(西達基奧侖賽)。2025年一季度,西達基奧侖賽銷售額3.69億美元。西達基奧侖賽是一款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專門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
不過,如果不考慮財務調整帶來的業績影響,金斯瑞業績只算“差強人意”。
金斯瑞主要有三大業務: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CDMO平臺“蓬勃生物”、工業合成生物平臺“百斯傑”。2024年,金斯瑞整體營收5.945億美元,其中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板塊佔比75.8%,爲主力來源;CDMO業務與合成生物業務分別貢獻14.8%與9.0%。
2024年,金斯瑞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板塊營收增長10.2%至4.55億美元,經調整毛利爲2.38億美元,毛利率小幅下滑至52.2%。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5.5%,達9040萬美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新加坡、美國與中國內地的產能運營效率提升等。
從收入比重看,金斯瑞CDMO業務(蓬勃生物)僅貢獻14.8%收入。目前蓬勃生物仍處於重資產投入週期,高研發投入與產能建設尚未轉化爲穩定利潤。雖然2024年新簽訂單數量回暖,但仍未擺脫行業普遍存在的“規模不經濟”困境。
加倉蓬勃生物是對是錯,還需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