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L4級公開道路無人車已在全國超30個縣市級行政區完成部署應用
記者2月25日從菜鳥獲悉,菜鳥長期自研無人駕駛技術,並在加速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目前菜鳥L4級公開道路無人車已經在全國超30個縣、市級行政區域完成部署和應用。此外,除了在自有倉儲、園區等大量使用自研的分揀機、搬運機器人等智能設施外,菜鳥也在大力推進物流科技的商業化和出海,目前已在28個國家落地600多個數字化和智能化項目,涉及食品、日化、汽車、化工、鞋服和通信等多個行業。
浙江杭州餘杭區的閒林、瓶窯等地已成爲名副其實的“無人車社區”,不少居民日常都能看到無人車穿梭在車流中。這裡既有車流密集的城市主幹道,也有擁擠的工業園區、山路和坡道,路況複雜,但無人車也如同一個老司機,靈活的轉彎、超車和會車。以菜鳥爲例,在以上片區每天運營的快遞無人車超過200車次。
據瞭解,杭州餘杭快遞城市配送中心承擔了多家快遞公司的末端配送職能,已經投入超過30臺菜鳥無人車,連接配送中心和末端快遞驛站,覆蓋80%的運輸線路,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5立方米無人車應用網點。
在配送中心裡,每臺無人車可以裝載約500個包裹。工作人員裝好車後,一鍵就能發車,全程無需再介入。車輛抵達菜鳥驛站之前,會提前向驛站工作人員推送提醒消息,由菜鳥驛站工作人員完成卸車。一些驛站要發出的包裹,也會通過無人車送回配送中心。據配送中心負責人介紹,使用無人車配送後,短駁配送環節的成本下降了約20%—30%。
“自動駕駛從本質上就比有人駕駛的車更安全”,菜鳥集團首席技術官李強認爲。憑藉多傳感器的融合感知技術,菜鳥無人車能在10毫秒內跟蹤100個以上的動態目標,在複雜的道路環境中具備強大的識別、決策、行動能力,以保障行人、車輛安全。此外,菜鳥也依託成熟穩定的雲端安全監控體系,在車輛出現異常時第一時間通過人力安全員介入,爲無人車行駛提供多維度的安全冗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