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CTO李強:着眼全球市場,加快菜鳥物流技術商業化進程
探尋2025年新經濟中的新質生產力③
本期企業家:李強,菜鳥CTO
2025年菜鳥正處於構建全球物流能力,用技術變革提高物流效率的關鍵階段。近日,菜鳥CTO李強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菜鳥將以堅定的全球化步伐和務實的技術創新,持續爲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可靠、有性價比的服務。
紅星新聞:貴司如何看待今年行業發展趨勢?在戰略部署和業務規劃上有哪些重點方向?
李強:國際物流能力建設是菜鳥的核心。爲匹配中國產業鏈走向全球的需求,菜鳥長期紮實投入全球核心物流能力建設,已經具備一定優勢。我們通過運營關鍵物流節點、加強國際物流合作,構建了一張高效的全球端到端物流網絡,提供跨境電商快遞、海外倉供應鏈、海外本地快遞等多樣化的物流服務。2025年,菜鳥將繼續投入拓展國際物流能力,讓這張全球物流網絡運行更穩定,產品更豐富,更具性價比,服務更廣大客戶羣體。
同時,我們也會繼續實現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迭代,並融入物流實際運營,爲行業提供創新的快遞和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產品,並將技術產品市場化,開放給物流行業和各類生產製造業客戶。2025年我們將加快菜鳥物流技術在中國和海外市場的商業化進程。
紅星新聞:AI、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貴司將如何將這些技術與主營業務結合,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李強:AI等新技術的發展爲物流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菜鳥集團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將這些技術與主營業務緊密結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倉儲管理環節,利用AI技術優化倉庫管理,實現自動化分揀、智能庫存管理和預測性維護,提高倉儲效率。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優化包裹分揀流程,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包裹分類和識別,大幅提高分揀效率,減少人工操作失誤;
在智慧物流領域,我們將通過對路況、運輸工具狀態等多維度數據的實時分析,通過智能調度系統,爲車輛規劃最優行駛路線,合理安排配送任務,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在客戶服務領域,我們藉助AI客服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快速響應並解決客戶的諮詢和問題。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的物流偏好和需求,爲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
此外,我們還將建立更加完善的數據分析平臺,通過數據分析支持業務決策,實現精細化管理。
通過這些技術與主營業務的緊密結合,我們不斷優化物流服務體驗,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紅星新聞:在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背景下,貴司將如何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或商業模式優化,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釋放市場活力?
李強:產品創新方面,菜鳥已經推出了“半日達”、“當日達”等多樣化的配送服務產品,也在供應鏈服務領域針對生鮮、冷鏈等特殊商品打造了專門的物流解決方案。隨着全球化腳步的加速,我們還將在跨境物流等領域,開發符合更多客戶物流需求的服務與產品;
服務升級上,我們建立並完善全方位的物流服務跟蹤體系,並在AI等技術的加持下,一方面提升物流時效性,另一方面也爲客戶提供更即時、準確的物流信息,全面提升物流服務的使用體驗;
在一些創新型業務上,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健康的商業化模式,如菜鳥的L4級自動駕駛無人車。目前菜鳥無人車已在規模化使用的客戶網點得到了經濟模型的驗證,並取得良好成效。投入使用無人車能夠幫助快遞網點等物流業務單位實現降本、增效,並有效應對雙11、春節等物流運力短缺等節點。未來,菜鳥將在產品技術上做進一步的打磨,以技術層面的突破來撬開整個物流無人車的商業前景。
紅星新聞:在物流賽道,2025年行業將會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貴司將如何應對和破局?
李強:機遇方面,隨着電商市場的持續繁榮、消費升級以及國家對物流行業的政策支持,物流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同時,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爲物流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有助於提升行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對行業而言,在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國際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構建強大、穩定的全球物流網絡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此外,物流行業作爲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加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也是全球物流企業的共同課題。
針對2025年的機遇與挑戰,菜鳥將繼續着眼全球市場,持續打磨服務、成本和體驗,加快海外本地網絡建設,構建服務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全球物流網絡;技術上,我們要深度探索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與物流的結合場景,通過技術驅動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持續爲客戶創造價值。
紅星新聞記者 胡沛
編輯 李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