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賦能,江蘇打造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新高地
原題:“製造強省·材料先行”活動聚焦軌道交通裝備產業——
材料賦能,江蘇打造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新高地
今年以來,江蘇圍繞“1650”產業體系建設需求,推出“製造強省·材料先行”系列對接活動,推動新材料產業與重點產業深度融合。7月28日,“製造強省·材料先行”軌道交通裝備專場活動在常州舉行。這場匯聚全省40餘家軌道交通裝備及新材料企業代表的行業盛會,以政策爲引、以需求爲綱、以合作爲要,爲產業鏈上下游搭建起高效對接的橋樑,奏響了江蘇先進製造業協同創新的鏗鏘樂章。
政策領航:錨定產業升級方向
使用超大超薄不鏽鋼異型件進行模塊化組裝的“長江之戀”巨型遊輪順利起航、採用輕量化技術建成的復興號動車在大地上奔馳……近年來,江蘇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將軌道交通裝備與新材料作爲重點發展的先進製造業集羣,構建起“材料研發—裝備製造—工程應用”全鏈條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星表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既是落實“製造強省”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突破關鍵材料“卡脖子”瓶頸、築牢產業安全屏障的必由之路。此次專場活動精心搭建三大平臺,既有政府部門解讀新材料與軌道交通產業最新政策,爲企業發展“定向導航”;又有行業專家分享軌道交通材料應用趨勢與技術需求,爲產業升級“把脈支招”;還有40餘家上下游企業“面對面”對接,推動新材料技術適配與本地化供應鏈落地。
活動現場,政策解讀環節成爲企業關注的焦點。省工信廳新材料產業處處長李凱詳細解讀了江蘇省新材料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提出抓創新、強智造、促轉型、優服務“四位一體”的政策支持體系。圍繞“1650”產業體系的基礎材料短板問題,省製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持續支持新材料產品攻關。着力破解“無材可用、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難題。
省工信廳裝備工業一處一級主任科員張潤聚焦江蘇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行解讀,提出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行動,打造一批軌道交通領域“智改數轉網聯”示範工廠和標杆企業;建立和完善軌道交通裝備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加快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平臺建設;到2025年,新增省級及以上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含5G工廠)5家。深入開展新能源機車技術攻關和譜系化研究,支持新能源機車替代推廣;大力發展再製造產業,優化完善再製造服務體系;到2025年,新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家。
需求牽引:產業鏈痛點精準破題
CR450爲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運行速度的高速動車組,屬於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又一個新的成員,運行時速全球最高。按照設計要求,CR450動車組在時速提高50公里的同時,噪聲和能耗等環保指標都不超過CR400復興號列車。這背後,就有着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企業在新材料、新技術方面的不斷突破。
“搭載在CR450動車組的新型塞拉門系統經過今創集團全新設計研發,與過去CR400動車組門系統相比,國內首次運用了鎂合金骨架,突破鎂合金焊接工藝,重要承載部件採用碳纖維材料,重量從190公斤減到164公斤,同時,隔音性能從34分貝提升至38分貝。”今創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戈建鳴介紹,在輕量化設計方面,今創集團技術團隊開發使用新型輕質複合材料,優化全流程製造工藝,實現了內裝產品整體重量較智能動車組的金屬複合結構產品基礎上再減重約18%。同時,新型輕質複合材料具有較高的抗疲勞性和耐腐蝕性,能夠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爲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進一步發展,各家企業在會上發佈的需求亮點紛呈。從機車發動機耐高溫合金部件,到車廂用無醛隔音棉,覆蓋了軌道交通裝備的“從頭到腳”。“我們需要低成本碳纖維複合材料,用於軌道交通輕量化改造。與採用鋼、鋁合金等傳統金屬材料的地鐵車輛相比,CETROVO的車體、司機室、設備艙分別減重30%以上,轉向架構架減重40%,整車減重13%,節能可達到15%。碳纖維正在重塑軌道交通的輕量化性能天花板,但成本仍是產業化推廣的核心障礙,需通過材料配方優化、工藝標準化、全產業鏈協同降本等手段,實現國內碳纖維結構件的推廣應用。”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張弛拋出的技術難題,立刻引發在場材料企業的熱烈討論。作爲國內軌道交通產業的領軍企業,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此次帶來了包括高耐腐蝕碳鋼材料、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功能複合型內裝材料等7項具體需求。
創新展示:新材料技術亮點紛呈
高性能阻燃灌封膠固化物耐酸鹼性能好,能防潮防水、防油防塵;邦得城市交通專用板採用全進口高科技工藝氧化生產的金屬面板與A級防火芯材複合而成,硬度高、重量輕……活動現場,企業代表們或手持樣品交流,或掃描二維碼留存聯繫方式,洽談氣氛熱烈而務實。這場精準對接的行業盛會,不僅促成了實打實的合作項目,更凝聚起“材料創新支撐裝備升級”的產業共識。
在產品展示區,愛邦華盾新材料(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新型防雷電磁屏蔽產品吸引了衆人目光。“當前,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裝備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2016年中國廣佛線地鐵ATO模式啓動失敗事件、2022年上海地鐵15號線屏蔽門夾人事故等都反映了電磁屏蔽設計缺陷或不足能直接導致軌道交通車輛控制系統異常或故障。”愛邦華盾新材料(南京)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少華表示,作爲專業的功能化材料解決方案商,公司爲行業提供了複合材料用防雷擊電磁屏蔽系列膠膜、納米銀線、電磁屏蔽塗料等產品,爲軌道交通領域各類設施設備保駕護航。
“齒輪箱是軌道交通列車動力傳遞的核心部件,是承受隨機動載最強烈的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決定了軌道交通列車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楊曉岸介紹,南鋼通過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成功開發出一系列軌道交通用高性能齒輪滲碳鋼產品,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齒輪滲碳鋼規模化生產工藝技術。已成功應用於長沙地鐵6號線等重點工程,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高性能齒輪鋼領域的壟斷,爲軌道交通、汽車、風電及工程機械等行業裝備核心零部件提供原材料保障。
省新材料產業協會秘書長蔣浩明在活動交流中表示,接下來協會將持續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發展的材料需求,搭建新材料產業集羣與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羣間的雙向對接平臺,促進新材料企業與軌道交通裝備企業間開展技術適配和供應鏈協同,共同破解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短板材料瓶頸,爲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沈玉青)
來源:江蘇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