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早餐:四家試點保險機構落地黃金交易;整車央企將進行戰略性重組
【要聞盤點】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任務,確立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基礎前沿研究實現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微分幾何學兩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證明,化學小分子誘導人體細胞實現重編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實現“技術造物”。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鬥者”號探秘萬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第一顆6G衛星發射成功,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準服務,國產大飛機實現商飛,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杆,新能源汽車爲全球汽車產業增添新動力,生物育種、新藥創制、綠色低碳技術助力糧食安全和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科技體制改革打開新局面,科技管理體制實現重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佈局,創新主體和人才活力進一步釋放。國際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主動發起國際科技合作倡議,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我國作爲全球創新重要一極的影響力持續提升。這些都爲建成科技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何立峰會見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3月31日在京會見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中美經貿關係交換看法。
何立峰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起步平穩,保持向新向好發展態勢,全國統一大市場正在形成,消費潛能加快釋放。中方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國際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分享發展機遇。
達利歐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有目共睹,願爲美中經貿合作繼續貢獻力量。
層高不低於3米、4層及以上設電梯……“好房子”新標準定了,必須嚴格執行!
3月3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範》(後簡稱《規範》)。
《規範》規定新建住宅建築層高不低於3米,4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提高了牆體和樓板隔聲性能;提高了戶門、衛生間門的通行淨寬;提高了陽臺等臨空處欄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到公共空間和電梯轎廂內;要求空調室外機安裝在專用平臺;規定了不同氣候區供暖、空調設施設置要求等。
《規範》將於5月1日起施行,要求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爲目標,遵循“經濟合理、安全耐久,以人爲本、健康舒適,因地制宜、綠色低碳,科技賦能、智慧便利”的原則。
事關境外上市!證監會召開重要會議
爲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質效,在《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施行兩週年之際,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明主持召開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全體會議,總結協調機制運行成效和經驗,分析當前境外上市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協調機制優化完善相關工作。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外匯局等機制成員單位參加會議並作交流發言。中央港澳辦有關同志應邀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經濟、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協調機制運行兩年來,各成員單位密切協作,推動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制度規則不斷完善,協同效率不斷提升,風險防控紮實有效,有效助力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規範健康發展。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兩辦作出重要部署
社會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31日對外公佈。作爲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頂層設計文件,意見堅持系統思維、實事求是、綜合施策,進一步夯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基礎。
廈門國信信用大數據創新研究院院長曾光輝表示,近年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取得了重要進展:構建了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編制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歸集各類信用數據807億條;建設全國統一的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助力信用主體融資超37萬億元;推廣信用承諾制度,開展公共信用評價,初步構建了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重磅!國家下決心,整車央企將重組,影響巨大!
3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發言表示,作爲汽車行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深化行業管理改革,研究推動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建議汽車行業企業從注重規模增長向注重規模和效益雙提升轉變,把競爭重點從拼價格轉到提質量、優服務上。
同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也在論壇上明確提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全國汽車產業版圖再迎風雲。
一批數據領域重要政策將發佈
劉烈宏介紹,本屆峰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承辦,主題是“二十五載奮進路 數字中國譜新篇——數智引領高質量發展”。
會議主要包括開幕式、主論壇、20個左右分論壇,以及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閩江夜話”“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等特色活動,並設現場體驗區,預計將有超過800位企業家、30位院士以及諸多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齊聚峰會。
他說,要以本次峰會爲契機,有力吹響數字中國建設“改革攻堅”的衝鋒號。峰會將聚焦突破數據領域堵點難點問題,圍繞如何進一步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如何進一步統籌好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如何進一步豐富並用好已有工具箱爲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架橋、鋪路、築基,如何推動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等,策劃各類交流活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繼續上升!3月PMI數據來了!這一需求指標創兩年來新高
3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
數據顯示,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爲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個百分點,均連續兩個月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領域新動能較快上升,裝備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創2023年4月以來的新高。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創2024年6月以來的新高,顯示一季度,建築業活動持續穩步推進。
分析認爲,中國採購經理指數的三大指數均在擴張區間繼續上行,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經濟回升苗頭更爲明顯。二季度宏觀經濟預計繼續取得“量的穩定增長”和“質的較快提升”。
3月MLF淨投放重啓,開展買斷式逆回購8000億
3月31日,央行發佈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表。內容顯示,截至3月末,MLF餘額爲41570億元。由於MLF操作已調整爲多重價位中標方式,央行並未披露MLF具體利率情況,意在淡化市場對利率的關注。
3月24日晚間,央行官網提前發佈MLF招標公告,爲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將從本月起將MLF操作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爲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即美式招標)。操作量4500億元,3月MLF到期3870億元,實現淨投放630億元。
險資“買金”破冰 千億級增量資金入市可期
繼獲准成爲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之後,人保財險、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四家試點保險機構均已落地黃金交易,包括競價交易、詢價交易、定價交易、大宗交易。
業內人士表示,險資投資黃金有助於優化其資產配置結構,分散風險,增厚投資收益;同時,推動黃金市場投資者結構多元化,進一步提升黃金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多家試點保險機構表示,未來將秉持長期穩健的投資理念,發揮黃金在其資產配置中的獨特作用,促進險資長期穩健增值。
【行業熱點】
A股公司一季度訂單全景掃描:總額增長近七成,新興產業勢頭旺
大規模造船疊加聯盟博弈 集運行業頭部企業競爭加劇
跳出無序競爭 汽車業要變“搶蛋糕”爲“做蛋糕”
半導體併購每四天一起跨界入局產業整合並非易事
海纜產業迎復甦,關鍵材料國產突破在望
【市場動態】
A股:31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335.75點,跌幅0.46%,成交額5314.76億元;深證成指報10504.33點,跌幅0.97%,成交額6900.54億元;創業板指報2103.70點,跌幅1.15%,成交額3213.31億元。板塊方面,貴金屬、IT服務、通信服務等漲幅居前,光伏設備、化學原料、旅遊及酒店等跌幅居前。
港股:31日,港股再度呈現回調行情,尤其是恆生科技指數盤中一度大跌3.1%,最終收跌2.03%,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下跌1.31%及1.05%,市場情緒十分低迷。盤面上,大型科技股、中字頭等權重多數表現弱勢,美團、小米均下跌3.6%,小米較歷史最高位跌去17%,美團、騰訊、阿里巴巴、京東跌超2%。
美股:北京時間4月1日凌晨,美股週一收盤漲跌不一,三大股指在3月份和第一季度均錄得跌幅。道指漲417.86點,漲幅爲1.00%,報42001.76點;納指跌23.70點,跌幅爲0.14%,報17299.29點;標普500指數漲30.91點,漲幅爲0.55%,報5611.85點。
歐股: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跌,德國DAX30指數跌1.25%,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82%,法國CAC40指數跌1.58%,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52%。
【話題公司】
華爲2024年營收8621億元5年時間重回高位
3月31日,華爲發佈2024年財報。報告顯示,華爲2024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淨利潤626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爲884.17億元,同比增長26.7%。對比來看,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2.42%,2023年爲7042億元,核心板塊上終端業務持續恢復增長;淨利潤則同比減少28.05%,2023年爲870億元。而2023年淨利潤頗高的一個原因是,華爲處置子公司及業務形成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爲558.53億元,所以對比的基數較高。
比亞迪:印度建廠消息不實!
比亞迪闢謠。比亞迪網絡舉報中心今日發文稱,“有比亞迪在印度投資建廠的信息,不屬實!”此前有消息稱,比亞迪計劃在印中南部特倫甘地邦首府海德拉巴投資100億元人民幣。
OpenAI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發佈一款新的 “開源” 語言模型
OpenAI表示,“在未來幾個月內”,它打算髮布自GPT-2以來的首個 “開源” 語言模型。
這一消息來自該公司週一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份反饋表格。OpenAI 邀請 “開發者、研究人員以及更廣泛的社區成員” 填寫這份表格,其中包含諸如 “你希望在OpenAI 的開源權重模型中看到什麼?” 以及 “你過去使用過哪些開源模型?” 之類的問題。
“李嘉誠賣港口,交易將被審查”,外交部迴應
3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將審查長江和記擬向貝萊德財團出售有關港口資產事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迴應?
郭嘉昆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此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我想再次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爲。”郭嘉昆說。
“雷軍帶頭減持小米股票”?小米王化發文闢謠
3月31日晚間消息,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微博發文表示:“前段時間,小米新一輪的增發融資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只是沒想到,很多人不知道香港股市最常規的操作,居然有‘雷軍帶頭減持小米股票’的驚悚言論。”
他還談到,“港股增發,先將大股東自己持有的股份配售給獨立的第三方投資者,然後公司再給大股東相同數量的新股,這樣可以大幅度縮短了交易流程。這個操作絕對不是大股東減持股票!”
【公告提示】
銳新科技實控人將變更爲黃山市國資委
銳新科技實控人方面與黃山開投領盾創投簽署協議,後者擬協議收購國佔昌等人持有的公司共計4029.9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4.19%。同時放棄其持有的全部剩餘公司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爲開投領盾,實控人將變更爲黃山市國資委。
潤建股份擬開展不超50億元資產池業務
潤建股份及控股子公司擬與商業銀行開展總額度不超過50億元的資產池業務,上述額度在業務期限內可循環滾動使用。資產池業務旨在滿足公司算力網絡等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會稽山4月1日起部分重點產品提價
會稽山對部分重點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純正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爲4—5%,三年陳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爲6—9%,壇裝系列、花雕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爲1—9%,新價格自2025年4月1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
特變電工投資170.4億元建設煤制氣項目
特變電工子公司天池能源公司以其全資子公司準能化工公司爲主體投資建設準東20億Nm3/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總投資170.4億元。該項目預計年轉化原煤579.74萬噸,天然氣產能20.5428億Nm3/a。項目建設期3年,第4年投產且生產負荷達到80%,第5年達產。
雙林股份等一季度業績預增
雙林股份預計實現淨利潤1.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93.35%至132.02%,因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終端消費需求保持強勁增長,帶動公司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盈利水平較上年同期提升。
天源環保預計實現淨利潤4800萬元至5600萬元,同比增長80.22%至110.26%,因公司投資的部分垃圾焚燒發電、污水處理等項目進入運營期,產能釋放帶動運營收入規模化提升。
衛星化學預計實現淨利潤14.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41.79%至61.35%,因生產裝置運行穩定、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市場機遇把握及海外市場拓展等。
民爆光電擬每10股分紅18.95元
民爆光電公告,2024年營業收入16.41億元,同比增長7.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0.17%。基本每股收益2.22元,同比下降13.62%。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95元(含稅)。